电子卖场仍是主角 模式创新是关键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5-09-29 23:14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从新兴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年平均发展速度超过25%,以高于GDP增速2倍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电子卖场就是作为流通渠道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并走向成熟的。
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电子卖场的作用和重要地位日益显现。
日前,作为第八届中关村电脑节七大论坛之一的“中国IT终端趋势高峰论坛”上,众多与会专家一致表示:现在乃至未来若干年电子卖场仍将是中国IT终端销售的主渠道;用现代流通技术改造和提升电子市场是必然趋势;市场主办方的角色应从物业出租方向服务供应商转变;加强和加速卖场理论的研究,用比较系统的理论解释实践,十分紧迫。
论坛主办方海龙集团董事长鲁瑞清也表示,不仅在中国国内,在中国港台和国际上,电子卖场也是流通渠道中的主角。
据他介绍,香港知名的IT卖场面积一般只有三四千平方米,经营的产品以PC为主,卖场只有物业管理,基本没有商业管理。商业管理是政府和消协的事情。
台湾IT产品流通最大的主力渠道是IT卖场,第二位是家电连锁。台湾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灿坤,在台湾有167家店。除了20家规模较大外,其余的营业面积一般只有两三百平方米。另外,在台湾也有电子一条街,就像十几年前的中关村。那里既拥挤着许多很小的店铺,也有一些小规模电子卖场。
日本IT终端是多业态并存。IT产品的终端渠道主要由电器街、综合大卖场和直营店组成。电器街以东京秋叶原和大阪电器街为代表,都是店铺经营与IT卖场经营相结合。直营店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东汉城代表了韩国的新兴卖场,相当于我国的IT卖场,而经营的内容包括了3C,而且已经垄断了3C产品的销售,几乎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这也导致了其经营管理水平并不高。
以上情况表明,无论是我国的香港、台湾,还是日本、韩国,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在他们的IT终端销售业态中,电子卖场在渠道流通中仍然占着主要地位。
深圳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陈大扬在分析了深圳众多电子卖场的兴衰后认为电子成功的关键在于模式的创新。他总结了深圳电子卖场的一些创新举措:创新之一,电子产品供应模式的变革。市场容量、市场规模、销售模式、周边环境、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都在不断变化,要求IT卖场的经营者必须不断想出应对的办法。比如赛格和保安电子城就开始采取“品牌扩张,连锁经营”的方式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创新之二,实物市场和网上市场相结合。华强电子服务网一天的访问量已经接近20万,同时,华强电子世界的出租率也从原来的70%提升到了满租状态;创新之三,展示和交易相结合。深圳都会电子城和新亚洲电子城是这方面的典范;创新之四,差异化经营突出品牌效应。华强北路七家知名的IT卖场,在电子商会的协调下,开始走上了差异化经营的道路。赛格以DIY、PC产品为主,华强做电子元器件、工业级的产品,新亚洲电子城做海外元器件配套。经营模式的创新,提升了IT卖场的自身价值。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