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寄售模式中国化能走多远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 时间:2005-11-02 17:53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中国电子行业积压库存高达400亿元,采用传统方式资金回笼率低,为此,国际独立分销商在中国推广寄售模式,帮助企业开展积压库存的回购与调剂。而起源于西方的寄售模式也在推广过程中“入乡随俗”,渐渐被中国企业接受。
作为分销商中的重要一支,独立分销商正在中国市场崛起。
“分销商有两大类,一类是代理分销商,一类是独立分销商。”中电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赵蔚扬介绍说,“授权分销商通过代理一系列产品线,为客户提供元器件供应服务,而独立分销商不依附于任何一家供应商,它凭借遍布全球的关系网络,去解决采购商面临的供应紧缺和库存积压两大问题。”
赵蔚扬说,独立分销商的目标客户是电子整机制造商和代理分销商,而他们与这些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是双向的:一方面,当供应紧缺时,他们帮助客户寻找供应源;另一方面,当库存积压时,他们帮助客户进行回购与调剂。
目前,国内电子制造企业往往由于缺乏专业的预测和物料管理系统,会有大量的库存积压,影响了企业运作时的流动资金。业内人士介绍说,如果采用传统的库存积压元器件处理方式,即由贸易商买断积压的元器件,资金回笼率较低,只有元器件原价值的5%到10%,而通过独立分销商的业务运作,企业的平均回笼资金是原价值的30%到35%。为此,独立分销商开始在中国推广解决积压库存的业务模式。
那么,独立分销商如何帮助企业消化积压的元器件呢?
美国独立分销商AII电子有限公司亚洲业务总裁Ron Myers先生介绍说,AII在10年前就创造了一种名为“寄售”的模式,即对制造企业或代理分销商手上的积压元器件按现行市场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与企业协商,将企业的积压库存转移到AII的仓库中,按照现行的市场接受价格在全球销售。实现销售后,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分成。
在这一寄售模式中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客户将库存转移到AII的仓库中寄售时,AII可能先不付任何费用,也可能交一点押金,还可能买下客户的积压库存。其次,AII一般会在12个月到18个月之间将客户的库存售出。“最长的时间可能是20多年。最近,我们把一家企业在1980年的货物卖了出去。”Ron Myers先生介绍说。为此,AII与客户的寄售合同一般为两年,两年后再续签。
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要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对软硬件条件的要求非常高。在硬件方面,Ron Myers先生介绍说,AII的仓库通过ISO9000和S20.20质量体系认证,仓库中采取温度、湿度、静电保护和防止管脚氧化等一系列技术,保证元器件的性能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削弱。此外,AII拥有一批专家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对仓库中的产品进行100%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货真价实。在软件方面,中电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季晓东介绍说,AII为客户购买高额保险;采用电子平台对客户的元器件进行全程跟踪,客户可以随时看到寄售元器件在仓库中的销售状态,并进行监控。截止到目前,AII已经销售了过十亿美元的库存器件,现在拥有8亿多美元的库存,在这一行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建立了信誉。
随着中国电子制造商与国际接轨,他们也对独立分销商的寄售模式产生了需求,一些国际独立分销商开始在中国推广寄售模式。AII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就设立了一个具有各项软硬件指标的仓库,专门为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他们多余的库存,并帮助他们将这些过量器件在全球范围销售出去。
由于寄售模式涉及企业制度和国家宏观政策两方面的诸多问题,在中国采用寄售这一起源于西方的业务模式在一开始显得并不合拍。季晓东介绍说,2003年,他们与AII及广州赛宝实验室合作创立了中国电子企业库存调剂中心(COIE),在推广过程中,他们也先后过了企业制度、国家相关政策等重重关卡。
在企业制度方面,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并不想轻易处理积压库存,因为一旦处理起来,将使企业的潜在亏损变成明亏损。此外,ISO9000体系中有规定,要求企业的账、物、卡要相符,而采用寄售方式,将使企业出现“有账无物也无卡”的状况。因此,企业要想采用寄售模式,不但领导者要有解决积压库存的决心,还要在企业制度上进行相应的调整。
而寄售模式也涉及到工商、税务、海关等国家相关管理环节。举例来说,国内电子制造厂一旦形成元器件的积压,要把库存放到独立分销商的仓库中开展寄售,一方面,根据企业财务制度,他们无法销账;一方面,由于企业经营范围问题,寄售库存卖出后,他们也无法入账,因为企业的经营范围不允许他们“卖”元器件,哪怕是处理积压的库存。这就涉及到工商管理部门。再如,由于寄售的器件要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地区间的供需不平衡进行销售,而进口的器件涉及到保税问题,一般进来了就出不去了;而且由于税收问题,相关政策不允许“高价买入,低价售出”,而要处理积压库存,往往要在比原价值低的情况下出售,这就涉及到海关、税务等环节。
季晓东表示,在上述问题上,他们经过与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商,已经以多种方式化解了层层问题,走通了寄售的操作流程。“目前有两家大型国有电子制造企业已经在COIE开展了寄售业务。”
据记者了解,对于已经可以在中国跑通的寄售业务模式,很多跨过公司已经采纳,而大型本土电子制造企业和分销商的接受度不同。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表示,他们已经开展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董事会决定要解决积压库存,来加强企业的流动资金,因此,他们开展寄售在企业中有说服力。也有国内分销商表示,目前他们的库存压力不大,因此,还不打算与独立分销商合作。但无论如何,国内电子业要健康发展,必须要在业内形成畅通、高效的产业链,而寄售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则是刚刚开始。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
下一篇:通信展芯片厂商精心烹制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