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颗“核弹”走天下 核能电池将取替锂电池?
来源:PConline 作者: 时间:2004-10-04 17:21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一位读者日前报料称,IEEE Spectrum期刊中有一篇文章在介绍如何通过放射性物质制造小型电池。
不过也许听到这条消息的大多数人心里都会有这样一种共识:大量的能量是有危险的。关于这个问题没有“如果”、“而且”还是“但是”的结论可言。因为为了产生大功率的电力,你必须使用某种“大杀伤性物质”。核材料与常规化学材料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核元素可以用更少的物质产生更多的能量。这和TNT炸药是类似的,假如用几吨的当量就能产生足够的爆炸效果时,谁还会用数百吨的重型炸弹呢。
关于在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中使用核能电池的说法已经持续了数年,但关于这个创意的评价中最温和的一个叫“疯狂”。但是现在,研究人员终于认真的将放射性同位素提高到电源的高度上来。其主要思想是将一小部分放射性物质的射线收集起来,再将它转化成电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而这种装置可能泄露的发射性是微乎其微的,因为电能的形成完全靠这些辐射,若然泄露,会大大影响能源的效率。
而核能电池带来的主要弊端肯定是它昂贵的价格和升级的不便性。核材料的稀缺和难以加工成为决定其价格的首要因素,而难以升级是由于其容积的限制决定了在合理的体积、重量和成本范围内,该类电池的最大输出功耗不会超过几百瓦。至于核能电池可能变成一颗脏弹的担忧,则是夸大了其危险性,但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类电池的报废掩埋。即使时至今日,在对铅等有害物质的掩埋法仍存在着大量问题。尽管放射性物质的掩埋不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但就存在一个地底所能掩埋的有毒垃圾的上限。
当核能电池真的作为锂电池的替代品应用于手机和PDA产品时,其支持设备的运转时间将决定于很多因素。对于一部每日通话四五个小时的手机或是一台功耗巨大的PDA而言,核能不会有太大的优势体现。但对于一部每天仅用两三次,每次通话时间不过几分钟的手机,核能电池的使用便能将充电间隔由每星期一次延长到每个月一次。
总之,核能电池的开发与应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只要生产商以正确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材料,消费者就可无需对其可能带来的危害过分担忧,而其中的少量物质也不会对环境带来太大的问题。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