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零配件大规模缺货 国内手机企业站位不利

来源:ZDNet China 作者: 时间:2004-05-24 17:04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五一”黄金周通常被视为手机销售传统旺季开始的标志,今年也不例外。据有关数据显示,进入5月以来的手机销售市场依旧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但例外的是,以往手机厂商们“花样迭出”的促销策略不再,大规模新品齐聚上市的场景不再。与市场的火热相比,手机厂商的态度似乎有点“冷”。记者从多方调查获悉,手机核心配件大规模缺货是其中的“罪魁祸首”。
    
    

核心配件大规模缺货国内手机企业站位不利

    
      5月15日天津,“第二届国际制造业(手机)配套采购洽谈会”场面热烈,包括去年手机市场销售排名在前10名的摩托罗拉、诺基亚、TCL、波导等在内的33家国内外手机厂商,共同抢夺稀缺的手机配件资源。
    
      事实上,核心零部件的缺货已经影响了今年绝大部分国内手机厂商的市场计划,包括去年在手机销售市场上风光无限的波导以及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手机厂商摩托罗拉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冲击。
    
      波导公司总裁徐立华接受采访时承认,由于受到上半年元器件缺货的影响,波导已经下调了今年的销售计划。而负责摩托罗拉元器件采购的公司策略资源开发部赵桐经理也向记者坦言,在上半年,摩托罗拉的确遭遇了手机元器件缺货问题。据了解,摩托罗拉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半导体、射频、功耗以及TFT-LCD等器件的货源紧张。
    
      
半导体产能受限

    
      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中国区首席代表,高级分析师吴同伟向本报记者介绍,此次缺货波及的面非常广,除了记忆体、半导体器件、主芯片、存储芯片、晶体、摄像模块、TFT彩色模组交货期比较长以外,一些以前从未想到会缺货的零部件,如:手机面板、PCB板、振荡器也出现了货源紧张的情况。
    
      来自供应商方面的情况是,由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一直在持续,货源比较紧张的配件厂商以及半导体代工厂家均已开足马力赶工。但目前,代工的工厂情况仍是十分吃紧,以台积电为例,其开工率已经达到100%。
    
      专业半导体零件渠道商企业集团技术行销部经理张葆信告诉记者,因为国内厂商都在满线生产,但仍不能解决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缺货比较严重的半导体产品的价格已经略有攀升,如类比IC,价格已经上涨10%~20%。
    
      张葆信认为,厂商夸大了生产能力,导致前两年没有扩大投入,是导致目前半导体缺货严重的主要原因。对此,iSuppli分析师吴同伟持相同意见,“受前两年半导体行业低迷的影响,半导体厂商在投资扩张上非常谨慎,导致产能受限。”
    
      但他同时强调,此次大规模缺货情况出现,也受到整个大环境的影响。整个高科技行业的复苏,特别是消费电子、通信、计算机等行业出现了少有的同步性恢复,市场增长大大超出预期,导致配件需求大幅上升。
    
      
新技术应用遽增

    
      台湾电子时报黄钦勇社长认为,市场增长太快让整个行业始料未及:一方面,此前各方面的预期都比较保守,影响了生产厂扩大生产的投资;另一方面,某些行业产能超过需求,如笔记本市场需求可能在300万到350万,但是仅中国台湾市场的产量就超过700 万台,一些关键元器件的走向也影响了手机厂的货源。
    
      在一些新兴应用领域,如摄像头,彩屏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货。市场研究公司调查显示,在2003年,彩屏手机已经成为市场主流,而集成了MMS、JAVA、PDA、摄像等功能的高端产品也不再“曲高和寡”,高端市场已不再是销售市场最小的一块,新产品新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华宇电脑多媒体事业部业务行销处处长刘人豪博士认为,摄像头、彩屏等新兴应用从面世到大规模应用的时间很短,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研究机构、媒体的预期,致使这些配件厂商准备不足。
    
      在一些新技术领域,如OLED有机发光二级体,由于受到日韩厂商的推崇,市场增长非常迅速。但由于OLED技术瓶颈、市场进入门槛很高,因此到目前为止,全球真正能够批量生产的企业只有三家,国内尚没有一家能够实现量产。据台湾联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叶昆泰介绍,OLED市场需求量是供给的10倍,供求矛盾十分严重。
    
      
国际厂商有垄断优势

    
      虽然受大环境及其他多重原因的影响,各手机厂商几乎都不能回避缺货的问题,但国内外手机厂商在这场冲击中所受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在波导不得不将原计划的1700万台~1800万台的销售计划调整到1500万台的同时,摩托罗拉却表示,由于上一阶段业务量上涨20%,利润实现2倍以上,因此其已经调整了今年的产量预测,采购预测也相应有所加大。
    
      摩托罗拉赵桐经理告诉记者,摩托罗拉是通过两方面策略在避免缺货的情况:其一,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做出准确的市场预测;其二,在设计上,避免特殊设计,尽量采用通用设计的元器件,以解决特殊元器件供应不足的问题。
    
      iSuppli分析师吴同伟认为,一方面,国外手机有一个长时期的预测和调货机制,可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另一方面,高端配件产品,尤其半导体方面还主要由国外企业垄断,而国内厂商影响力不大,在大厂优先供货的前提下,国内手机厂商肯定处在一个不利的位置。
    
      事实上,一些配件厂商的负责人对在缺货情况下优先供货给国际厂的情况也直言不讳。正崴精密公司亚太行销处连接器业务部业务经理翁炳金坦言,“国内企业采购10万个,而国际企业一采购数量就是100万个,而二者的开发成本都是一样,我们当然先供货给国际厂了。”
    
      
掌控供应链迫在眉睫

    
      面对这种情况,国内手机制造商已经意识到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掌控供应链迫在眉睫。有消息称,TCL、波导、康佳一方面通过参股、控股的形式加大与国际厂和配件厂合作,扩大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积极通过有关渠道与核心元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iSuppli分析师吴同伟认为,某些元器件的供货紧张早已是制造行业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国内手机制造企业要从这一次大规模缺货中吸取教训。例如:如何扩大购买力和影响力是比较关键的问题;如何同元件厂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在缺货时能够保证拿到货,是终端厂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增强预测的准确性和预警机制,是国内企业亟待改善的问题。
    
      
市场规模能否催生投资热潮

    
      受到货源紧张的影响,手机厂商不得不放缓自己的市场步伐,而核心元器件厂则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华宇电脑刘人豪表示,虽然华宇尚未遇到因供货能力所限而流单的情况,但就前景看,这种情况也极有可能发生。而目前华宇的策略是尽可能提高产能,并计划明年将产能提升20%,以应付这种快速增长的局面。
    
      据市场研究公司预测,今年我国手机市场规模依旧保持快速持续增长,手机生产量将达到1.73亿部,其中出口9000万部,国内销售8000万部,手机用户增长将达5000万。
    
      一面是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消费电子、通信、计算机行业整体复苏;而另一面是因为国内企业技术的提升和产能扩大,加之在价格上的优势,跨国公司正在逐渐扩大其在中国采购的规模与数量。以摩托罗拉为例,该公司已经将全球采购的中心向亚洲、中国地区转移,特别将全球采购中心设在天津,通过在中国本地的采购,把成套元器件发往欧洲、美洲的生产基地。去年,该公司的采购额16亿美元,其中在中国采购占到60%。
    
      综合上述两方面因素,国内手机配件市场似乎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这会不会导致该领域投资的升温呢?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分析人士对这块市场投资前景并不看好。
    
      iSuppli分析师吴同伟表示,国内手机配件厂主要还是集中于低端产品市场,而这块市场本身竞争激烈,要扩大投资不太可能;而高端领域投资,所需资金规模非常大,并且技术门槛也非常高,国内企业并没有优势。而最主要的半导体产业,企业并不采取自己投资扩产的方式,而是由专业代工厂来完成生产。
    
      一直关注该领域发展的台湾电子时报黄钦勇社长也认为,就现在的情况看掀起一个投资热潮不太容易。因为对元器件厂商来说,投资的风险仍然比较大,况且保持现在的规模,厂商就能够保证自己的利润。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您的建议或批评。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

    
(编辑 甘心)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