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产业化迫在眉睫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3-05-28 17:41

     (华强电子世界网独家报道) 近年来,世界上的汽车工业进行了调整,汽车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整车和零部件一体化的生产模式,生产汽车零部件的部门已经从生产汽车的集团中分了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全球化采购形式的出现,为一些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英飞凌科技日前表示,计划以5600万美元收购挪威的汽车传感器厂商SensoNor ASA。而据业内人士预测,汽车压力传感器的诱人商机正是英飞凌科技下“杀手”的主要原因,此举也将帮助其树立业界的领导地位。
    
     而今,国外的汽车生产厂,为了降低整车的生产成本,在全球范围内以零部件的性能、质量、价格和供货条件择优采购。这样,国内的汽车电子生产商,就可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任何一个企业只要能提供符合汽车制造厂要求的电子装置模块和电子控制系统,质量好、价格便宜,都可以平等的参与竞争。这为我国的汽车电子产业提供了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但尽管如此,与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相对应的汽车电子发展却十分落后,市场上所见的电子产品几乎都是进口的,国内汽车电子在电子市场上几乎难寻踪迹。
    
     尽管,国内汽车工业迅速发带来的巨大市场诱惑使得一部分企业跃跃欲试,但是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问题,不少电子公司都下不了决心参与到市场中去。事实上,国内从技术上研发了开发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汽车电子的系统能力,只是由于资金投入不够,加上业内人士关注不多,没有形成产业而已。
    
     国内的汽车电子产品虽起步较晚,但巨大的市场却不容忽视。据预测,未来汽车电子产品所占汽车制造成本的比例,将达到30%到50%。因此,目前中国最需要的就是把汽车急需应用的汽车电子产业化,这就不仅需要人们的关注,更需要电子公司和汽车制造厂的联合参与,共同去开辟市场,占领市场。
    
     电子公司和汽车制造厂联合,对生产汽车电子系统的企业来说,不用担心生产出的产品没有市场,并且可以利用汽车厂的实验设备开发产品,减少初期的资金投入。而对汽车厂来说,可以罢脱外方对新车型开发的控制,并可大幅度地减少开发成本,降低系统的采购价格。
    
    
    

(编辑:舒艺)

    
      编后语:中国汽车电子的产业化是需要大家共同来关注的。
    
     幼小的中国汽车电子相比垄断汽车电子行业的跨国公司,处于一种急待关注的弱势,但巨大的市场潜力却是人们投资这片市场的唯一缘由……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