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投资战略混乱:从芯片到汽车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时间:2003-10-24 22:28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第一套汽车模具明春出产,集团总裁王国春称整车计划还处于保密状态。
    
      今年9月,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公布了2003年国内企业竞争力排名,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名列酿酒食品行业第一名。有关专家测算,五粮液的竞争力指数为1.6946,而排名紧随其后的另两家酒厂,竞争力指数分别为0.9641和0.9560.为什么一家传统酿酒企业,在企业竞争力上能走得如此往前?《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到达五粮液集团的时候,发现了两条很有意思的新闻。
    
      

五粮液设备有能力生产汽车

    
      国内最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清一色数控机床,一件汽车门模具正在加工中,这里不是汽车制造厂,而是以造酒闻名的四川五粮液集团。集团总裁王国春说:“我们明年春天就可以出第一套汽车模具。”造酒的五粮液要造汽车吗?总裁王国春没有否认。目前五粮液下属的普什公司已经接到了重庆长安及日本汽车生产商的1000万元模具订单。虽然目前只是生产汽车的外观模具,但五粮液的设备完全有能力生产汽车。五粮液未来是否生产汽车整车,王国春说目前还处于保密状态,但五粮液至少已经一只脚踏进了汽车业的大门。
    
      造酒的为什么要踏入汽车业呢?这还必须关注另一条新闻:在宣布涉足汽车业的同时,五粮液宣布全面更换新的防伪包装,也趁机宣布了一个让经销商震惊的决定:提价!并且幅度高达30%以上。换了新包装,200多元的普通型五粮液涨到了300多元,提价幅度之高在国内白酒业实属罕见。令人吃惊的是,经销商尽管心里有想法,但很快就接受了五粮液提价的现实。
    
      在品牌做强的同时,五粮液采用相对饥饿的销售法,市场有一万吨以上的需求,生产只有8000吨,而把多余的市场需求转移给五粮春、五粮神等子品牌。这种市场相对饥饿的状态加大了产品供不应求的格局。五粮液集团和经销商一般只签订子品牌系列酒的生产合同,而五粮液酒的销售是从不需要签合同的,用销售人员的话说就是厂方看市场情况给面子才能酌情卖你一点,而正常付款买酒一般都需要批条子。
    
      
为多余资本寻求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年年提价市场年年接受也就不足为奇了。2002年五粮液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30亿元,而这次提价30%,一年8000吨的产量至少可多收入十几亿元。
    
      高处不胜寒的危机意识逼迫没有对手的五粮液自我挑战,王国春认为,企业只有做强并且做大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五粮液品牌已经做强,规模在中国白酒业中已是最大,但跳出白酒圈,不用说在全国,就是在四川,五粮液也不是最大的,要想扩大规模,在白酒业普遍萎缩、增长空间不大的情况下,选择产值高、规模大的汽车业,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也是为多余的资本寻求出路的必然选择。
    
      
还有谁要造汽车?

    
      中国汽车业中“第三股势力”正在迅速壮大。在准备大举进入的长长名单上,有家电巨头春兰,还有手机巨头波导,美的、新飞和奥克斯的造车计划也已启动。现在酒业巨头五粮液也在跃跃欲试。
    
      实际上,许多中国企业的造车冲动从未停止。自从1999年吉利汽车开民营企业制造整车之先河以来,国内企业可谓前赴后继。
    
      据著名券商银河证券最新统计报告透露,自去年以来,国内汽车企业中外资主导型并购案例涉及的资本量约为314亿元人民币,内资调整型重组涉及资本115亿元,而同时,民营企业也为国内汽车制造业带来了117亿元资金。
    
      不过,有业内人士开始表示担忧。企业投入上百亿元增量资金大举进军汽车制造业,短时间内恐怕难于消化。
    
      正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被挤下深渊的肯定不会是少数。风险从来和机会相伴而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民企们还须谨慎。
    
      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爆是引发各行业巨头“造车运动”的重要原因
    
      另据上海青年报报道,专家分析,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爆是引发各行业巨头“造车运动”的重要原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81家汽车生产企业各类汽车累计产量为207.66万辆,其中国内轿车产销量分别达到89.55万辆和84.28万辆,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3.53%和82.44%。
    
      近期产业热钱纷纷涌入汽车行业,引起业界对中国汽车投资是否过猛、是否产生泡沬等问题的讨论;目前烟酒、电子及家电等行业巨头的一系列造车计划,引起了国家主管部门、国内汽车厂商和各大媒体的关注。
    
      月前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传出消息,即将于年底出台的新《汽车产业政策》修订稿将进一步严格审查新进汽车整车业的生产厂家资格。
    
      9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天津召开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消费政策座谈会上指出,汽车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发展内在动力不断增强,为再上新台阶积蓄了力量。同时他又特别强调,我国汽车市场体系还有待健全,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投资、办新厂、铺摊子的现象,企业结构必需进一步调整。
    
      背景资料:
    
      五粮液要造芯片?
    
      日前,四川某主流媒体披露说,中国第一白酒品牌五粮液已经介入软件业,正准备造芯片,并且会将此业务作为集团公司的第二大主营业务。
    
      随后记者采访了五粮液集团有关人士,他们先是坚决予以否认,后委婉地说,他们真的无可奉告。
    
      
品牌白酒进退失据

    
      据悉,四川是我国白酒的主产地,每年销到外地的原料酒就在500万吨以上,全国八大名酒四川就占六家。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快,人们对酒类消费有了更多的选择,像五粮液、泸州老窖等这样的高档酒,国内普通人家还少有问津,但中低档酒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导致了品牌白酒的进退维艰,这就必然限制了它们进一步的发展,五粮液欲另谋发展,也就不足为怪。
    
      
芯片专家已到位

    
      据成都某报报道,尽管五粮液芯片项目还处在深入的论证过程当中,相关的审批手续也还没有办,但国内著名的电脑芯片专家已经进驻五粮液集团。
    
      据悉,五粮液集团的新项目一旦上马,该集团将把芯片投资交其下属的鹏程电子器材公司具体实施。而鹏程电子是五粮液集团专为进军电子信息产业,在2001年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江南都市报)
    ----------------------------------
    五粮液造汽车 是喜是忧?
    
      大洋网
    
      ◆要为多余的资金寻找出路,五粮液初步迈入汽车行业,下属的普什公司已经接到了重庆长安及日本汽车生产商的1000万元模具订单。
      ◆业内人士对于五粮液这一举动评价不一。五粮液旗下众多子品牌,对此也不置可否。
    
      ◆有专家认为,五粮液的汽车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取决于其管理能力。
    
    
    行外进军汽车一览 企业 项目 进展
    春兰 重型卡车 已签协议
    美的 云南美的汽车整合项目 已签协议
    美的 收购三湘客车 已签协议
    小鸭 重汽重组小鸭 已签协议
    格林柯尔 收购亚星客车 没有结果
    奥克斯 双马汽车 已签协议
    五粮液 接下重庆长安及日本汽车生产商的模具订单
    资料搜集:卢德夫
    
      几个月前,围绕“五粮液100亿元投资芯片”的传闻曾令行内对上市公司五粮液颇多揣测。近日,五粮液董事长王国春却向新闻媒体证实,五粮液已初步迈入汽车行业,“主要是为资金寻找出路”。然而,业内人士对于五粮液的这一新动向,均表示喜忧参半。
      
    五粮液舍芯片进入汽车业
    
      在证实五粮液进入汽车业之前,业内曾经盛传五粮液将要进入芯片行业。五粮液董事长王国春于7月份向媒体表示,五粮液曾投入了资金和人力对芯片市场做过产业可行性研究,计划总投资50~60亿元涉足芯片业。但后来还是作罢,主因是芯片业投资额太大,“即使是按照传言中的100亿元的规模来投资,也是远远不够的。”
    
      白酒业空间有限寻求突破
    
      王国春多次表示,五粮液并不会盲目实施“多元化”,只有在搞好白酒主业之后,才会考虑涉足其他的产业。而由于2002年五粮液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30亿元,五粮液在白酒业已算是“搞好了”。王国春对于人们关于“为何选择汽车业”的询问,如此回答,“五粮液要为多余的资金寻找出路。选择进入汽车业,是因为汽车业产值高、规模大,是一个朝阳行业”。据悉,目前五粮液下属的普什公司已经接到了重庆长安及日本汽车生产商的1000万元模具订单。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五粮液“另辟蹊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整个白酒业的不景气,“白酒业的利润已越来越薄了,这可以从近两年白酒上市公司普遍的亏损状况略见一斑。五粮液能保持不错的盈利,已属凤毛麟角。现在每年还有许多企业进入白酒业,这些新品牌能够存活下来的很少”。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2002年以来,五粮液受消费税改革的影响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其业绩增长幅度不能跟上股本扩张速度,“今年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每股收益0.287元,并未较一季度明显增长。五粮液这么着急地进入汽车业,与其在这方面的压力也有一定的关系”。
    
      记者了解到,五粮液运作汽车项目的普什公司,自去年4月开始生产聚酯切片,是五粮液集团除酒业以外收入最多的一家企业。
    
      前路如何有待观望
    
      业内人士对于五粮液这一举动评价不一。五粮液旗下众多子品牌,对于五粮液进入汽车业不置可否。有一个在去年取得了相当大发展的子品牌老总私下里告诉记者,“我不看好五粮液进入汽车业。”但当记者正式采访时,这位老总表示,“我不能发表任何意见”。而记者拨通了几个五粮液子品牌的负责人,他们大多表示,“不好说什么。”
    
      也有企业对于五粮液此举表示乐观。白酒业新军、广东长寿村酒业董事长温良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积累了资金和管理能力的前提下,是应该进行横向发展,“这对于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帮助。现在汽车是一个朝阳行业,利润率也比较高,以五粮液现在的实力,完全有可能做好做强。”
    
      广东省轻工协会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