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外我怕谁? 深圳市场“毁单”没商量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3-08-07 17:22

     (华强电子世界网独家报道) SARS过后,在华强电子世界进进出出的老外越来越多,这虽对扩大出口刺激国内经济是件好事,但同时也有不少有关他们的负面消息传来。其中市场反馈最为强烈的,就是许多外商单方面的“毁约”、“违约”行为严重。据悉,这种现象在深圳各大IT卖场不同程度的发生,经销商为此叫苦不迭。
    
    

案 例

    
     记者近几日就目击了一个外商频频失信的生动案例:早在好几天前,某巴基斯坦商人就在华强电子世界某柜台订了500块P3和P4主板、100多个CPU及其他货物,至今未来付款提货。这批货物总价值高达20多万(人民币)之巨,该外商却只预付了2500元的订金。而按照行规,供货商应向买方收取达货物总价30%的订金。
    
     “行规谁不清楚啊,可实际做起来就不同了”,经销商向记者诉苦,“哪怕不按30%收,起码也该收他(外商)1、2万的订金,可他们(外商)口气很硬,我们不敢要求太高,生怕把他们吓跑了。想,先留住这个买主,无论如何得把货出手……”
    
     出于这种顾虑,他们只好收下远低于常规的小额定金,在规定时间内把货调齐,接下来所能做的,就唯有一次一次地焦虑失望,一遍一遍地催促询问,一天一天地任其拖延。“他要的货全部压在这儿,有其他买主来要货却不敢卖,给我们供货的又天天来找我们催款。每次打电话问这老外什么时候来取货,他总是说‘明天\’,都不知道到底要‘明天\’到什么时候!”说到这里,这位经销商已经愤怒了。
    
    
对 话

    
     “对方有没有跟你们解释过失信的原因?”
    
     “有,但准确说那根本不算‘解释\’,叫‘通知\’还差不多。经常是说好了时间等老半天也不见人,不是等到快收市根本谈不了什么的时候,就是干脆来一个电话说,我现在在香港、在广州等等,回头再去找你们什么的。”
    
     “那你们将如何处理老外的一再失信呢?做决定了吗?”
    
     “我们刚才已经给他下了最后通牒:除非他再往我们帐户里存入1万元订金,我们才把货给他留到明天下午收市前。否则,不但要将货物买掉,那2500元也甭想再拿回去了。”
    
     “对方有什么反应?”
    
     “还不是一样,他马上表态说明天上午一定过来,我看哪,才不‘一定\’呢。一听要他继续往帐户存钱,他就有点吱吱唔晤,反复说明天过来时再谈……咳,我们也不好死追。”
    
     “有没有分析过那外商这样做的原因?”
    
     “搞不懂那家伙怎么想的!2500元虽少,但好歹也是他自己的钱哪,一拖再拖对他有什么好处!我怀疑那小子根本就没钱!”
    
     “这个……有点说不通吧?是不是他一边稳着你们,一边在寻找要价更便宜的商户?”
    
     “呃……不清楚。”
    
     “假如明天没收到追加的1万元订金,或者他又不来,这2500元的订金你们扣下了,事后他可能会找你们麻烦吗?”
    
     “这个,我们在电话里告诉他,这次通话是被录了音的,他在电话里已经同意了我们的安排,那么以后无论他找谁都没用。”
    
     “真录音呀?”
    
     “呵呵,你说呢?”他有些尴尬地笑了。“这种事太多了,我都怕了。去年有一次我们被弄得特别惨,所以……”
    
    
故 事

    
     “说说去年的事吧。”记者问他。
    
     原来,去年有一位中东客人找他们代理生产一批1.7G的主板,共1700块,按约定单价的350元算,总价值近60万元,他们也只收了对方几千元的订金。结果,1700块主板做好了,那中东客人却抛下一句“不要了”,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把他们气得吐血。但是事实还得面对,他们急忙想法找新买主脱手,所幸当时主板行情较旺,这批货全部及时销往内地,没亏太多。虽然大难不死已属幸运,但回想起当时的凶险,仍免不了一身冷汗、心悸连连。
    
     “这种遭遇实在是太普遍了,我们一家(公司)就遇到那么多,那算算整个深圳电子市场又会遇到多少?对方往往是那些来自贫穷国家的穷老外,比如印度、中东什么的……”最后,他给我来了个失信老外的特征总结。
    
    
思 考

    
     以上便是笔者目击现场得来的第一手资料。有案例,有故事,有辛酸有凶险。经销商的遭遇是我们真正关注的。
    
     有几点思考也许值得大家来共同完成,首先,原因是什么,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其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规避风险的途径是什么。最后,希望能广而告之,让更多市场交易一线的经销商们心中有数。
    
     不管你是专业人士,还是经销商,都希望能听到你们的声音。回馈邮箱:zhounanxun@hqew.com
    
    
    
    编后语:
    
     马克思曾说过,“从商品到货币,将是惊人的一跃。”这个过程确实惊险。
    
     虽然理论上讲,市场交易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顾客就是上帝”却是事实上的真理。因此,卖方的处境往往更被动,买方往往拥有较大的自由度。
    
     请问,“自由”是什么?
    
     真正的“自由”本身就包含了文明和尊重,否则便是伪自由。
    
     市场呼唤自由,呼唤信用,呼唤文明和尊重。
    
    
    
本网记者还将紧密关注事态发展,敬请关注。

    
新闻热线:(0755)83687741

    
    
(编辑 舟难寻)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