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LCD三大瓶颈
来源:《市场报》 作者: 时间:2003-02-27 21:26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14、15英寸LCD(液晶显示器)“身价”在2001年一时间空前下跌,LCD首次“垂青”DIY(自助装机)市场。当我们在畅想LCD时代马上来临之际,LCD的“高增长率”论调却迅速被“液晶泡沫论”取代,惨痛教训让厂商和消费者蓦然冷静———虚火的热情不敌LCD固有的三大瓶颈。LCD技术瓶颈、成本瓶颈、消费瓶颈终于在2002年度被突破的时候,人们激动地看到:厂商在踏踏实实做产品,消费者在踏踏实实买产品———2003年的LCD终于迎来了务实主义。
一叩技术瓶颈
根据液晶驱动方式分类,可将LCD产品分为扭曲向列(TN/TwistedNematic)型、超扭曲向列(STN/SuperTwistedNematic)型及薄膜晶体管(TFT/ThinFilmTransistor)三大类,时光的流逝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价格高性能好的TFTLCD早已成为液晶显示器的代表技术,但因更深入的技术问题、成本问题未能早日破解,使得TFTLCD在成熟CRT技术的重拳下,除了“身材”“脸蛋”诱人,其性能劣势更为凸现。经过虚火的教训,预期的破灭,LCD厂商与LCD上下游厂商在2002年转向TFT液晶显示器品质上的持续改进,终于迎来LCD对照CRT显示器性能方面瓶颈问题被逐一破解。
视角加宽、速度加快由于LCD利用液晶旋转控制光线,造成先天狭视角限制,当LCD持续往大型屏幕发展时,对广视角要求是必然的,以往最方便的方法是贴上广视角膜,但广视角膜是日本FujiFilm一家独占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各家LCD厂商积极研发新液晶材料及新结构,改良液晶配向提升视角,目前已成功应用的量产技术有MVA技术、IPS技术,其他推出展示的有PVA技术,视角可达170度,反应速度27ms;FFS技术视角可达160度;OCB技术视角可达160度。
材质改良、响应加速传统TFT-LCD运用半导体制造技术,在导电玻璃上用非矽晶(a-Si)制成薄膜晶体管(TFT),透过电晶体ON/OFF动作,控制驱动液晶像素电压,以达到显示效果。选用此种材质的主流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大凡能达到40ms的境界。
另外一种高成本的材质是多晶矽(Poly-Si),因其电子迁移率约为非晶矽的100倍,面板像素反应时间比非晶矽快10倍,故其开口率也更理想,画面亮度较高,此外还可以将周边驱动IC与像素一体成型于玻璃基板上,可缩小面板厚度10%—20%。
2002年第三季度,美格液晶新品“金属战士-MG576”则采用LTPS(低温多晶矽)技术,使得上升沿、下降沿的响应时间得以超越16ms新低,为业界提供了挑战更低更快响应时间的方向标。
二叩成本瓶颈
据一位显示器业界资深人士讲:现在国际市场核算LCD成本已经不按面板或整机价格计算,而是细化到每千个螺钉的成本,其资本性质以及对成本瓶颈突破的渴望依然昭然若揭。
面板成本高举高打由于技术不断研发突破,消费者对大尺寸面板需求,以及生产成本竞争考虑,LCD产品尺寸向上延伸,面板生产线尺寸也持续向上发展,从1992年第一代生产设备320X(400mm,生产后每片可切割片数增加,制造成本得以降低。例如以第四代720(920mm为例,从13英寸到18英寸最多都只能切割6片,所以最有价值的是切割成18英寸(因单价最高),如果切割成15英寸意味着浪费了面板。从这个角度来看,除去应用需求方面的因素,面板尺寸向上攀升在情理之中。
2002年6月份第五代切割技术工厂的相继投产,更是将面板尺寸的向上发展推向极至,15英寸、17英寸之间成本方面的差异越发缩减,大屏普及和大屏需求之间的关系开始被厂商更为关注。美格执行副总俞翠薇在评断液晶大屏化方面表达了她的见解,用户需求和厂商技术似乎是一条跑道上的两个选手,很多时候消费者跑在前头,美格这一次则用未来的技术、未来的价位、未来的产品,有意推动17寸液晶普及成为市场的主流。经历了液晶市场“十月革命”后,面板尺寸由15英寸向上攀升至17英寸的同时,高端液晶厂商的大屏幕液晶产品的价位进一步向下滑跌,走向了务实阶段。 渠道成本控制升温有专家认为,在目前中国国内的显示器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状况下,现在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原来的价格竞争,或单纯的品牌竞争,更多的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这个综合实力的竞争,是显示器厂商在整个产业链条上的竞争,尤其是上游资源,再到市场,到消费者的关注,贯穿了整个链条的竞争,所谓“手中有粮心不慌”,这才是竞争境界的一个新高度。而在竞争链条上,除去面板成本以及上下游厂商合作成本,液晶显示器成本问题在2002年更多地在渠道成本上得以凸现,务实地做渠道成了2002年不少知名厂商的共识。 传统渠道的分销体系逐级成本的累计,使得液晶价位更深入地下调成为一个难题,如此一来,消费者便难于用更低价格买到中意的液晶产品。像美格被计算机世界冠以“独行天下”的区域事业平台制,被其他渠道成本居高不下的厂商所瞩目。美格显示器从工厂出厂,直接送到各地区域事业平台的专卖店,用户可以在各地区域事业平台的专卖店购买美格显示器产品。直接、有效、扁平的渠道,成为其液晶产品销量节节攀升的有力保证。
三叩消费瓶颈
“4000多块大洋买的珑管显示器淘汰给了朋友,这台8000元新添置的15寸液晶显示器看着更舒服。”一年半前,我们管这样的人叫“发烧”。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液晶显示器几乎是时尚、高贵的代名词。然而,曾经的成本高高在上,LCD的高价位一贯给显示器厂商尴尬、给消费者难堪:爱LCD,却买CRT。“又要马儿吃草,又要马儿快跑”,追究高性价比的国人消费理念形成一个液晶普及难以逾越的鸿沟———消费瓶颈。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15英寸的液晶显示器的价格一直在4000元,甚至5000元之上。2002年10月,美格科技公司执行副总裁俞翠薇表示,第五代厂普遍量产后,液晶面板的价格从发展趋势来看将会走低,15英寸产品可望低于2000元。目前的市场价格已经对其预测做出很好的检验,价格瓶颈将随之消失。据悉从2002年12月至2003年1月31日,美格再次面向全国推出两项大型促销活动,其中一项促销活动是针对美格目前市场热销的四款LCD显示器产品进行促销,每款产品的优惠幅度高达800元。三星、LG等厂商也都务实地推出了低价位的15英寸LCD产品。近期国内一些二三线厂商推出的15英寸LCD显示器价位更是低于1800元,这使得人们不得不感叹人们跟“液晶时代”距离的拉近。
从消费意识的培养来看,自2001年开始,经过厂商、渠道商以及媒体的联手合作,长篇累牍的关于LCD与CRT显示器孰优孰劣的报道早已令普通消费者和行业用户深信LCD替代CRT产品已是大势所趋,因而在未来的采购计划中早已将LCD锁定为首选目标。据笔者对身边一些朋友的调查,几乎100%的人都表示在未来的电脑采购中会首选LCD配置的产品。因为LCD产品所具有的轻巧美观已经成为家居生活的一道风景;同时LCD所具有的健康环保的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以运算能力为主的需求正向应用为主的需求转移,消费者的关注焦点逐渐转向液晶环保和无线移动方面的应用需求。当LCD显示器价格和PC主机相差无几甚至更高时,未来的PC消费形态会发生改变,消费者会更加关心显示器以及放置在桌面上的部分,强调无线移动应用需求。在当前的美国市场,PC主机与显示器搭配购置的比例仅有不到20%,绝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分别单独购置LCD和主机。这也表明显示器的消费将成为人们考虑的重点。另据CCID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到2002年底,LCD显示器的个人选购意愿在快速提升,行业采购更占据了60%以上,两者总和已占显示器市场销量的28.9%,美格近期液晶产品销量占据市场总销量的60%则印证了提前大屏液晶普及已然没有瓶颈。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当液晶的三大瓶颈被逐一突破的今天,我们有理由来振臂高呼:让液晶风暴来的更猛烈些吧。
(编辑 加贝)
上一篇:怪了?赛扬广州不降反升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