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 时间:2003-02-20 22:07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循着深圳经济运行的轨迹,我们惊喜发现:一路疾行的深圳经济“快车”,结构优化的步伐也从未拖过后腿,整个经济在快速运行中一次又一次完成高质量的跨越。正是在不断调整结构的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等亮点频频闪耀,使深圳经济的运行质量不断攀上更高目标。
    
    

高新技术与现代物流高速发展

    
     在市政府的鼎力扶持下,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长为深圳经济的支柱,连续多年以2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2002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650亿元,增长25%,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5.1%提高到46.4%。
    
     面对国际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滚滚浪潮,深圳去年敏锐地抓住了跨国公司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会,引进了日本住友光纤光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英特尔、甲骨文等IT翘楚也被深圳所吸引,纷纷前来设立研发中心。而早已落户的富士康、三星电子、精英电脑等企业,国际订单纷至沓来。整个高新技术企业群呈现勃勃生机。
    
     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中,新能源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在电子信息业“领跑”带动下,纷纷迎头赶上,不仅显现出良好的产业规模效应,而且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更多研发机构、产业项目前来加“盟”。
    
     现代物流业的勃兴则是深圳经济高质量的另一表现。去年,深圳物流业大放光彩,全市港区的集装箱吞吐量达760.98万标箱,一举跃为全球第六大集装箱干线港,增幅高达50%。而作为“两港齐飞”的另一翼,深圳空港发展势头也呈喜人局面,机场货邮行吞吐量达33.35万吨,增幅为34.8%。在“两港”龙头的强力带动下,深圳现代物流业呈现勃勃生机。目前,深圳共有物流企业1500多家,其中资产过亿元的就有32家。这些企业的物流服务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已初步建立起高效、专业的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深圳规划建设的六大物流园区也进入改造和发展的“快车道”:笋岗—清水河园区已吸引3家全球500强跨国公司进驻;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内运作的货运代理企业有112家;跨国物流巨头也难抵“诱惑”,纷纷加大投入、加快步伐,进军深圳,联邦快递、UPS等国际“大腕”争相排兵布阵。目前,全球已有50多家物流巨头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在深圳建立了辐射内地及全球的物流网络。
    
     新的业态、新的产业热点不断涌现,进一步优化了深圳的经济结构,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去年,深圳连锁零售业加快了扩张步伐,连锁企业新开门店400家,增加60%,其中在外地新开门店330家,增长2倍多。在品牌连锁的示范效应带动下,特许加盟等新业态也悄然出现,为深圳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交投两旺,旅游、会展等新的经济门类日益红火。这些新的产业热点,使深圳经济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保持既快又稳的发展节奏

    
     虽然深圳经济的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隐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快,深圳经济始终要在调整、优化的过程中保持既快又稳的发展节奏。
    
     结构调整首先要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随着高新技术和出口导向型产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对深圳经济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至去年已达55.2%。但不容忽视的是,工业的发展并未带动第三产业的同步发展。近几年,深圳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其占GDP的比重也从1998年的48.7%降至去年的44%。
    
     专家指出,一个经济体在工业化实现之前需要大力发展工业以提供积累;当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经济上升到另一高度,则需通过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产品创新来提供大环境,以此支持第二产业的发展,确保经济的持久动力。目前,深圳便已走到了这一步,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亟须加快。
    
     深圳工业虽连年高速增长,但其内部也面临着巨大的结构调整压力。目前,深圳工业以电子信息为主导,其占全市工业的比重高达55.6%。工业结构过于单一,必导致其抵御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力较低,潜在行业风险,进而影响全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种情况,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也存在。我们必须正视过分依赖电子信息产业的事实,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促使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尽快进入深圳工业的“主流”。
    
     投资结构的调整也是当务之急。去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为747.15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55.44亿元。房地产投资的比重过高,而增强经济后劲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增长乏力,显然不利于深圳经济长期保持目前高质量、高速度的运行态势。
    
    
突出重点抓优化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经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关键环节,正在采取措施大力推行。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关键要将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健康的结构调整机制。有鉴于此,深圳将建立和完善地区技术创新体系,培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重,推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由加工装配为主向制造与设计、研发相结合转型。今年,我市将争取申报一两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IC设计产业化基地、IC孵化器等项目的建设。同时,围绕结构调整进行招商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向深圳转移技术含量高的大制造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结构也需调整,要做大做强一批主业集中、主导产品突出的企业,构筑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为协调和优化各大产业之间的关系,深圳将加快发展物流、金融、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协调三次产业的比例。在调整中,深圳将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时机,以“口岸经济”的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通过盐田港区三期、蛇口港区二期、大铲湾港区及机场第二跑道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现代化海空口岸物流监控体系及信息通关制度,加快海空两港的发展。同时,深圳还将培育若干会展品牌,以此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而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文化产业等新型服务业也在培育之中,它们将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工业结构调整中,深圳要根据自身基础,重点发展光机电一体化的装备产业、医疗设备产业、汽车零部件、环保设备产业,着手规划一批与惠州大石化项目配套的精细化工项目,扩大集装箱、登机桥、模具、精密仪器仪表等制造业的规模,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将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继续实施名牌战略,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编辑 林帆)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