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布局OEM企业 英特尔2007年实现整合与回归

来源:Pconline 作者: 时间:2007-01-22 17:59

     2006年是英特尔与AMD战争最为激烈的一年。在这一年中AMD的市场份额不仅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而且还从英特尔手中夺走了其最为忠实的用户戴尔。但市场的变迁并没有让英特尔慌乱,从2006年下半开始英特尔就像打太极一样,正在缓缓的将压力推向AMD。
    
     在1月18号2007英特尔的首次媒体沟通会上,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洪力对外公布了英特尔在2007年的战略部署,他从一个产业的角度阐述了英特尔的战略性布局。洪力表示2006年英特尔的提速将会在未来的数年中延续,架构与制造工艺上的交替革新让英特尔产品的性能不断大幅提升,保证英特尔的领先地位,而独立后中国区也将会让英特尔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架构与工艺交替更新
    
     在2006年上半,AMD在产品和市场两大领域都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其双核处理器在性能上一度超过英特尔,实现了技术上的领先。但是随着英特尔睿架构产品开始在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里面广泛地交付OEM伙伴,和65纳米的工艺技术全面在处理器上的普及,英特尔在2006年第四季度已经开始了收复失地的工作,这也是英特尔进入到2007年的基础。这样的局面颇像2005年底AMD通过真假双核的争论,为其在2006年双核处理器市场推广铺路。
    
     在2006年后半程,英特尔在体系架构的设计和工艺技术上次再次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节奏。“目前英特尔以两年周期作为一个周期,第一年英特尔会推出一个新的体系结构,比如酷睿体系架构,一开始是65纳米,今年(2007年)英特尔会开始批量地采用45纳米的技术,在同样体系架构下新的工艺技术让处理器的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同时下一代体系架构我们也在研发之中,在第三年的时候我们会出一个全新的体系架构——基于45纳米的新的体系架构,紧接着第二年我们又会在更小的工艺技术上优化这个体系架构。”洪力阐述者属于英特尔2007年的优势节奏。
    
     2011年11纳米工艺上马
    
     体系架构不断的创新,产品才会有更加出色的能力,制造工艺不断的提升产品才会有更好的性能。面对架构与制造工艺的双重领先,英特尔为2007年做好了准备。本周公布的英特尔的最新财报显示,去年四季度英特尔的销售额为97亿美元,超出了此前分析师94.4亿美元的平均预期目标。净利润为15亿美元,每股净收益26美分,也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此前25美分的预期。整体的形式都向着对业界巨头有利的方向发展。
    
     而与AMD的65纳米的普及之路相比,英特尔已经列出了2007年45纳米,2009年32纳米,2011年11纳米的发展蓝图。而随着新工艺与架构的引入,英特尔也有望走出价格战的沼泽。
    
     独立中国区带给OEM更多“福利”
    
     而在中国市场,年初时建立的新大区对于2007年的中国市场显然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洪力在昨日的媒体沟通会上又别强调,中国之所以变成一个大区,是因为中国市场已经变成全球举足轻重的计算机市场,中国市场总量是全球第二位,台式机是全球第一。但和完全成熟的市场不同,中国的规模虽然已经很大,但增长的空间也很大,这使得中国在全球英特尔战略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农村市场,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有非常巨大的增长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战略地位在全世界来讲,更是往前走了一步,所以我们变成一个大区。
    
     而这样独立的划分也可以让中国区的情况更直接的传达到总部,更好的处理与国内合作伙伴的关系。想当年AMD可以迅速联手联想,也就是郭可尊有着直接向总部汇报的权利,以最短的时间得到反馈的结果。而IBM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和周伟焜拥有着与总部高层直接对话的权利有着关联。据洪力介绍,由于权限提高反馈的直接,以及中国市场日益增强的重要性,今年英特尔中国工作重心将放在客户上。相信OEM企业们将会得到英特尔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像联想、方正这样的大客户。从2006年后期杨旭在PC企业间频繁的走动,也可以看出2007年的端倪。曾经一统PC市场的英特尔深知OEM企业的重要,2007年对于英特尔或许更像是一次回归。
    
     2亿美元支持行业应用
    
     来自英特尔的数据显示,至今公司已经在中国投入超过13亿美金,英特尔高层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表示,这样的投资将会一直继续。而在今年英特尔手中还握有2亿美元的中国推动基金,来支持在这个领域里关键的技术和关键的角色的小公司、创新型的公司,推动应用模式的发展。洪力表示,“英特尔的投资不是为了赚钱,我们只做战略性的投资,我们只做这些能够推动应用模式和市场成长的关键技术。”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英特尔在中国推动基金已经超过了AMD在中国的运营预算。
    
     另外英特尔从2006年中开始的全球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在中国区庞大的英特尔也更加强调部门之间内部的沟通。“原来是广告、营销、公关基本都在独立运作者自己的事情,甚至在一个大项目下大家的联系也不多。现在这种格局完全被打破了,我们很多子部门都在拆散,几乎每个人都处在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上,交流更见频繁,联系也更加广泛。”英特尔公关人士也很乐于谈到这样的变化。
    
     12年前臃肿而自负的IBM遭遇到中年危机,而这场危机却促使这位IT业界的巨头焕发了生机。12年后的英特尔也遇到了困境,但相对灵活的英特尔已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了应对。在2006到2007年中英特尔正在历史的折点上进行着变革,一个崭新的英特尔将会在新的一年中诞生。同样的蓝色,同样的IT巨人,英特尔这只大象将会跳出更加优美的舞蹈。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