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手机厂商降价 小心背后质量陷阱

来源:华强电子世界网 作者: 时间:2004-09-10 01:50

     (华强电子世界网讯) 昨天,用了一年多的手机坏了,拿着购机发票和保修卡到指定维修点,技术人员打开手机盖子看了看,问:“这是第几次维修了?”我说:“第一次。”技术人员抬头,不相信地看了我一眼,低下头,不再吱声,然后报出一个价来:“电源电路有问题,维修费160元。”
    
     手机是在华强北国美店买的新机,不是什么新机型,价格也不高。正犹豫着是去修理,还是干脆去买个新手机时,一家挂有手机专业维修的招牌就进入眼帘。进入店内,维修人员拿着一堆线鼓捣了半天,说:“你的机子修过几次?”我肯定是第一次维修。他就指着线路板上几块包着各种IC的铁皮给我看,其中一块铁皮锈迹斑斑,另外几块成色仍是新的。说:“如果以前没有维修过,这机子就不会是原装的,生锈铁皮下的IC很可能是换过的。”
    
     我嘀咕,不太相信正规店家卖出的原装手机也有拆换旧零部件的,旁边一家手机维修点的小伙子凑过来,挂着见怪不怪的表情,说,“都是这样的啦,正规店除了刚出来的新机,零件可能会是全新。一般过时的机子零件很少有全新的。手机更新太快,经常是一个新机型出来,最多一两年就被淘汰,厂商不再生产,被淘汰的手机摆在柜台,摆的时间久了,零部件旧了,有些就可能坏掉,哪儿坏了就换哪的零件,再降价促销,很正常的啦!”他翻着眼睛,很有些不屑。
    
     今早,又从网上看到,因国产手机库存压力过大,厂商准备在国庆黄金周大降价。报道说,前几个月以来,因手机新品推出延迟,销量下滑,导致库存增加。各大手机上市公司的库存暴露无遗。最具代表性的是科健,截至6月底,其库存手机产品的总价值达到6.85亿元人民币。
      
     信产部也有消息称,今年中国的手机产量将超过1.7亿部,而最乐观地预计,国内手机今年的需求也不会超过1亿部。如此算来,再忽略掉国产品牌的微弱的出口量,国内手机行业年底的库存量将达到7000万台。与去年年底国产手机高达2000万台的库存相比,库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又有了巨量的增加。
    
     而降价促销是消耗巨量库存的首选方式。于是市场上就有了随处可见的降价活动。然而,在一大片商家喊着降下来的价格会为消费者带来多少实惠时,却没有听到哪一家提到过怎样为降价的手机售后负责。
    
     质量,一直是国产手机降价背后的软肋,也是大家心照不宣,谁也不会考虑去改变点什么的问题。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首次手机质量服务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手机质量和服务均呈下滑态势,有40.8%的用户手机出现过质量问题,42.6%的用户在维修手机时未得到满意服务。目前国产手机的平均返修率已经高达10%-15%,国外品牌则一般在2%。按照我国有关规定,电子产品的标准故障率应低于3%。高返修率的背后,是国产手机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据知情人的了解,国产手机平均返修率是国外品牌的两倍左右,在售后维修方面,投诉率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厂家与维修服务的脱节。手机厂商为节约成本,把售后服务这一块连同销售一起交给了当地的经销商,由经销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厂商只作为一种协助的角色,这种不一致的售后服务模式导致了手机投诉层出不穷。
    
     导致质量投诉的还有几种情况,如一些生产厂商为了使新产品尽快投放市场,将还存在质量问题甚至设计问题的产品仓促上市;或为抢在销售旺季提高销量,将库存时间过久出现质量问题的手机零部件翻新,以略低于新机的价格卖出等。这些情况都将留下日后质量问题隐患。
    
     即将到来的“十一”黄金周,对手机厂商而言,又将迎来一个销售旺季。国产手机的巨量库存问题,相信以厂商层出不穷的促销方式,要解决也不会是很难的事。但是,作为消费者,当你看到手机价格越来越低,质量投诉越来越高时,会不会在购买这类手机时,也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手机出了质量问题,能得到满意的售后服务吗?
    
    

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欢迎您的建议或批评。
     电话:0755-83687741 E-mail:hfq2001#hqew.com

    
(编辑 甘心)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