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企业家》:“美满联姻”的六条准则
来源:《环球企业家》 作者: 时间:2002-09-14 21:41
编者的话:在商场,竞争残酷。但合作更多。如何维持商业伙伴之间的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时候比和对手的竞争更有学问。这更属于企业苦练内功的标志。学好了合作,在竞争中会更加游刃有余。而有人提出,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和维护婚姻关系一样,要遵循规律和准则。
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是哈佛法学商学院著名教授(据悉她将于年内应邀访问中国)。她认为,商业伙伴之间要维持良好的关系,就像夫妻之间要维持幸福的婚姻关系一样,都要遵循若干规则。其中的关键是尊重、长期履行承诺,而且不找律师来解决伙伴之间的差异。
很多商界人士都对完美的商业伙伴有过某种浪漫的幻想。当人们发现自己公司与另一家公司在核心竞争力方面可以互补、兼容的时候,往往主观地以为双方能很容易结成完善的商业伙伴。他们联姻之前总是畅想: 有人与自己分享赢利和分担亏损,分担风险,这实在太好了。
坎特指出,完美的商界伙伴,甚至比“美丽公主配白马王子”还要罕见。在婚姻关系中,如果夫妻之间不经过小摩擦,生活是不会幸福的。即便最顺当的关系,也需要不断做些小修小补。商业伙伴关系也是如此。通过解剖很多已经中断的关系,通过与一些商界伙伴的交往,坎特教授认为,为了避免商业伙伴成为“神情沮丧的求婚者”,双方之间要遵守以下规则:
1. 仔细看看你到底会得到什么。重要的是要看到对方做出的承诺背后的东西。不要指望合同会保证你的一切。正式的协议并不能预见所有事情。要检验头一个合作项目中的假设,同时探索如何提升关系,根据你所处的每一种局面和战略来监测各种变化。
2. 对伙伴关系进行投资,而不只是做交易。高级领导永远不要假定,交易做成了,工作就完事了。也不要将打造关系这种至关重要的工作委托给人事分析师、咨询顾问、交易经纪人或律师之类。要委派领导层人员来培育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有时候需要在本公司内充当合作伙伴的宣传者。
3. 通过两个组织之间的众多人员来建立联系。与合作伙伴签字是容易的,而说服自己的组织一起走过去接近对方,就困难得多了。当本组织中众多的人认识合作伙伴组织中的人员,并视为同类时,才是结成伙伴关系或并购的最好时机。如果在高层之间,小小的高尔夫球有利于伙伴关系,那么在组织的中下层面上,不起眼的双方人员闲聊也能起到同样作用。
4. 尊重双方差异,但要预见到可能因此而引发的冲突。两个组织特长上的差异,可能伴随着令人不快的行为和文化假定上的差异。当从前的竞争对手结成联盟时,情况更糟糕。一位经理人回忆说:“有人会忘记战争已经结束了,不自觉地沿用双方交战时的思维,而这会使他们行为失常”。
5. 对变化做好准备。像婚姻关系一样,在商业伙伴关系中,一旦合作双方一起工作,就必须将无数的“持家细节”清理出头绪,否则就会像俗话所说的:“使用牙膏不同,也会破坏婚姻”,细微的差异会导致双方出现裂痕。
6. 帮助每个人成功。除非你的伙伴也做得好,否则你就会失去这种关系。这种关系中的一些价值,不只是从今天的交易中得到的,而且是从更长远的承诺中得到的。掠夺性地利用因伙伴关系而导致的短期有利条件,是不利于生产能力的发展的。要向伙伴敞开大门,提高他们的声誉,安排专家帮助他们——采取所有能做的一切来分享成功。
下一篇:从华为“圈人”缩水看人才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