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仍需警惕 PCB产业迎来“订单转移”危机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作者:—— 时间:2010-03-16 07:00
就在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的好消息传来时,中国不少PCB厂商却被迫迎来了“订单转移”新危机。一方面,那些依靠代工发展起来的PCB中小制造企业,在无法消化因金融危机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另一方面,严重的缺工使得不少企业面临有单开不了工的尴尬境地,而同时,随着工厂工人工资成本的增高,企业的营运投入压力也日益增强。如何有效解决这些新危机,成为PCB厂商们深思的问题。
据悉,2010年仅沿海地区PCB行业缺工就高达20万人次。由于缺工严重,不少企业从年初开始就积极投入“抢人”运动中。然而,工人的工资成本越来越高,却还是很难留住他们。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经济明显在好转,很多工人在当地工厂也能拿到差不多的薪酬,他们纷纷表示都不愿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了。
除了缺人,对于那些以OEM(贴牌生产)生产方式发展起来的PCB厂商门,除了要消化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外,还得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资源、能源短缺和高消耗的影响,造成中国的加工成本升高,价格优势正在被削弱。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订单转移到成本低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如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泰国等。在市场需求没有明显萎缩的情况下,取消中国的订单,必然会在其他地方来补充。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日本IT企业已经将他们的PCB(印制电路板)订单转移到泰国,而泰国PCB制造商竞争力也越来越强。数据显示,东南亚PCB产值已经达到30亿~35亿美元,其中泰国就占了总数的30%~40%。
而一些知名制造企业如格力电器、苏泊尔、美的、格兰仕、佳能等,都在成本相对低廉的越南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基地。据苏泊尔公司董秘叶继德介绍,苏泊尔越南基地可以辐射东南亚市场,负责东南亚市场的炊具生产,实现由越南向东南亚辐射,将东南亚的订单直接在越南进行生产和销售。
种种迹象表明,“订单转移”正在成为中国PCB企业走过金融危机之后不得不面对的新的重大危机。东南亚国家以低成本优势正威胁着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中国PCB产业大多数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下游,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单价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三低”产品。
因此,在新的形势下,PCB厂商门应积极转型,逐步缩小代工生产的规模,减少对贴牌加工的依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品牌建设中,自主设计、创建自己的品牌,从而改变“两头在外,受制于人”不利局面,躲避“订单转移”这一致命打击。
上一篇:恩智浦:LED产业将百家争鸣
- •最新消息!闻泰科技发声:要求荷兰归还安世控制权2025-10-30
- •再获殊荣!大联大荣膺第八届蓝点奖之国际影响力品牌奖2025-10-30
- •Vishay推出5 W小型1206封装Power Metal Strip 电阻器2025-10-30
- •思特威推出“暗光之王”超星光级全高清智能安防应用图像传感器2025-10-30
- •东芝推出双通道标准数字隔离器,助力工业应用实现稳定的高速隔离数据传输2025-10-30
- •罗姆面向下一代800 VDC架构发布电源解决方案白皮书2025-10-30
- •逐点半导体与数字光芯达成战略合作,引领新型显示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2025-10-30
- •Vishay Ametherm SL2220007浪涌限流NTC热敏电阻获得UL认证2025-10-30
- •暴涨!国产存储器巨头江波龙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近20倍2025-10-30
- •【华强筑链·昇腾万里】华为&华强半导体2025昇腾AI技术研讨会·深圳站成功举办2025-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