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媒体系统如何实现高质量音频

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作者:—— 时间:2010-04-07 07:00

图1给出了采用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麦克风产生的25mVp-p信号A(t)必须穿越PCB,并被放大到1Vp-p进行进一步处理。红色框表示穿越PCB的走线,它会遭受耦合噪声的影响,用信号E(t)表示。在方案A中,信号在靠近麦克风、穿越PCB板和耦合到噪声之前得到放大。结果系统的SNR是60dB。而在方案B中,信号在走线穿越PCB和耦合进噪声之后才得到放大,结果系统的SNR只有28dB。因此优秀的系统设计可以实现显著的性能提高。

  图1:放大器位于不同位置将产生不同的信噪比。

  对由于系统成本或体积限制而不能靠近源端放大的信号来说,尽可能缩短PCB走线长度很重要。短的PCB走线不太容易受到电容和电感性耦合噪声的影响。

  在内置麦克风的系统中需要仔细设计的最后一种信号是麦克风偏置电路。在便携式音频系统中使用的大多数驻极体麦克风(ECM)需要2~3V的偏置电压。通常偏置电压是由远离麦克风的芯片提供的。在这种情况下,偏置电压会在到达麦克风的途中拾取到噪声。这种噪声会直接耦合到麦克风的输出中。对此,好的设计方法是在靠近麦克风处用电阻和电容对偏置电压进行滤波。图2就是典型的麦克风电路设计,采用了‘伪差分’连接和R-C滤波器来衰减偏置电压带来的噪声。

 

  图2:驻极体麦克风的偏置滤波和伪差分输出设计。

相关文章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