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手机软件开发团队兴起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华强手机制造网 收编 时间:2010-08-30 09:39
伴随着苹果iPhone手机软件商店(App Store)的巨大成功,手机软件逐渐成为软件业的一个新增长点,正规公司和民间团队纷纷投身其中。
河北软件行业传统上关注本地化的定制软件,以及和普通用户距离遥远的行业软件,在互联网软件以及个人消费软件上是个短板。不过,石家庄和保定已经出现了若干家手机软件开发厂商和团队,其中保定的139.ME开发团队每天可从苹果分到1000多美元分成。
■市场:三种因素推动发展
诸多因素导致了手机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首先,电信运营商的3G网络建设日趋完善,3G用户增多。和传统的GSM等网络相比,3G提供了更快的网速,手机上网告别了以往“拨号上网”般的痛苦体验。
另外,智能手机价格越来越便宜,一千多元就可以买到一部实用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可以像电脑那样随意下载安装各种软件,这扩大了手机软件的市场空间。
另外一个推动因素来自风靡全球的苹果iPhone手机。苹果开创了手机软件集中收费下载的成功商业模式,开发商可以获得七成收入分成,这刺激了开发人员的热情。这种模式也被后续的手机软件商店所效仿。
根据国外专业机构统计,去年全球手机软件下载次数为31亿次,但今年上半年就达到了39亿次。美国的手机软件下载价格平均为3.6美元(约合25元人民币)。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大部分手机软件开发商一开始就将产品定位于海外市场,以便分享销售分成的实惠
■本地:软件行业存在软肋
河北软件业在全国的竞争力乏善可陈。开发商多集中于两类产品:要么是依赖人脉争取合同的地方企业或政府定制软件,要么是行业性极强的专业软件(比如不可下载安装的嵌入式软件),其中后者有一定技术门槛。不过这两类软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法在全国大市场销售,软件企业也无法做大做强。比如保定聚集了一批电力、仿真等领域的专业软件厂商,但是基本上没有全国知名的开发商。
目前,国内手机软件市场主要围绕个人消费类软件,排行榜中靠前的包括安全、聊天、游戏、炒股、地图、阅读软件。河北软件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对本报表示,从软件著作权登记看,河北的软件产品鲜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软件。
■冀企:少数开发商投身其中
在这股手机软件热潮中,河北已出现了若干家手机软件领域的“吃螃蟹者”,其中保定的139.ME团队在业内已颇具影响力。
记者了解到,139.ME团队由河北大学12名毕业生组成,主要为苹果iPhone手机开发应用软件,其中他们设计的小游戏“多彩水族箱”每天可以带来1000美元的收入分成。目前其软件已增加到11款,年收入达到300万元。该团队已经吸引了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
石家庄掌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是一家公司化运作的手机软件厂商。和上述保定团队不通,其软件主要针对美国谷歌公司推出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包括承接外包和自主发行在内,目前已开发十几款产品,其下载量较高的软件包括“厨房小助手”和一款停车位共享软件,后者属于收费,主要提供海外用户使用。
掌讯公司总经理牛海涛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手机软件领域,靠一两款产品“一夜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功能平庸的产品很快会被淹没在下载清单中。据他介绍,一般功能软件靠销售分成可实现收支平衡,但是“最赚钱”的还是手机游戏。但游戏开发风险大、耗时良久,背后须有风险投资作支撑。目前掌讯已在涉足游戏开发。
■国内:软件免费如何创收?
和国外收费免费下载结合不同的是,国内提供下载的国产手机软件基本上是免费, 那么企业是如何创收的呢?本报记者采访了网上比较流行的阅读软件“百阅”的开发商南京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掌门公司联合创始人叶逸飞介绍说,目前共有三种创收渠道:首先,作为阅读软件,公司可以联合图书内容提供商,向一部分版权图书或者章节实施收费阅读,从而获得内容分成;此外,软件具备了数千万的装机量,他们可以借此开展网络广告业务,从广告主那里获得收入;最后,由于旗下论坛等聚集了相当的人气,因此可以推出手机游戏服务,软件照样免费使用,公司依靠销售虚拟商品创收。最后一种商业模式也常见于国内手机游戏行业。
上一篇:国外个人信息保护管理系统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