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面板厂合并 台厂下一步怎么走?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1-09-06 09:30
在台湾与南韩面板大厂的激烈竞争之下,日本面板厂的生存之道,就是整并。东芝、新力和日立共同宣布已就合并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业务达成协议,预计并厂后在全球的面板市占率可高达两成以上,将超越夏普(Sharp)成为全球面板市场新龙头。产研机构认为,目前台湾应该就技术方面与日本进行合作,并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进行相关发展,否则可能会逐渐失去在面板市场上的竞争力。
据了解,新公司“Japan Display”预计在明年春季之前成立,日本半官方投资基金“产业革新机构”(INCJ)将投资大约2000亿日圆,取得70%股权,东芝、新力和日立各持股10%。Japan Display将把重心放在研发并量产新一代OLED面板上。
拓朴产业研究所副所长杨胜帆表示,日本目前的面板产业主要以“技术”与“专利”为主,相较于台湾或韩国,在量产获利上是节节败退的。由于日本考量到未来智慧手机与平板电脑所需使用的高解析显示技术,正逐渐落后南韩厂商,所以日本才会决定联合并厂,共同研发未来的面板主流技术,抢回市场领导地位。
根据Display Search估计,去年东芝、新力和日立在中小尺寸面板的全球市占率合计约22%。三家合资的新公司市占率,将一举超越目前的龙头厂商夏普(约15%),以及南韩三星集团和台湾奇美电子(各12%)。
日本瑞穗证券分析师石田表示,这三家公司的资本支出将是一大负担,要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竞争力很困难。新力与日立的液晶面板部门去年都不赚钱,到今年3月31日止的会计年度分别亏损55亿和25亿日圆。东芝面板部门去年才转亏为盈,获利101亿日圆。三家厂商的合作很可能是由日本政府所主导的计划,试图藉此提升日本厂商在全球的市占率。
而针对日立、东芝、新力等中小尺寸面板厂合并案,拓墣产业研究所认为,整并目的是为了降低管销成本,合并后短期内不会大幅扩充生产线,台湾面板厂应利用未来半年产能空窗期,强化与日系面板厂代工合作关系,争取技术授权,政府也该出面整并友达、奇美的AMOLED技术资源。
拓墣表示,过去日系面板厂产能扩产,没跟上台湾、韩国脚步,失去大尺寸面板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后PC时代来临,拚产能冲获利模式已不再适用,日系面板厂长期致力于技术研发,合并后有机会进一步巩固技术优势。
目前最热门可携式产品,关键发展趋势是采用LTPS制程搭配IPS技术,或AMOLED搭配IPS技术,日本政府整并三项技术后,将可望争取国际品牌大厂订单。由于TFT-LCD技术与关键设备和关键材料,均掌握在日本手中,日系面板厂三合一,对台韩面板业者而言,的确是一大隐忧。
拓墣建议,台湾政府应仿效日本政府作法,在LTPS及IPS策略上,联合台湾与日本业者,让日本厂商透过台湾在TFT基板产能与电子产品组装代工供应链的优势,携手切入品牌供应链,提高获利空间。
上一篇:印刷工艺助力小型化器件封装
下一篇:台湾半导体黄金十年 专属台积电
- •7月国内液晶面板产线稼动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73%2022-08-19
- •退出又反悔,韩液晶面板企业“失算”2021-06-09
- •50亿元惠科显示模组项目落户绵阳 与绵阳惠科液晶面板项目形成配套2021-01-11
- •遭京东方、TCL华星疯抢!中电熊猫为何有如此魔力?2020-04-08
- •转型加速?夏普计划分拆液晶面板事业 单独上市2020-03-18
- •2020年2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华星光电首次摘得全球第一桂冠2020-03-17
- •亏损创纪录,LG宣布停止在韩国生产液晶电视面板2020-02-03
- •一季度中国液晶面板出货量增长11.7倍 2019-05-10
- •电视液晶面板的交易价格时隔半年上升2019-05-10
- •电视液晶面板供应过剩加强,价格进一步走低2019-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