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创全领域应用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1-12-07 17:51
Power
Architecture源于POWER(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With Enhanced RISC)架构。该架构是IBM公司设计开发的基于RISC架构的指令集体系构架(ISA),被称为POWER ISA。
对于如今的发展现状,飞思卡尔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汪凯博士告诉记者,Power Architecture已为数百万个创新产品提供支持,包括世界上运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领先的视频游戏控制台,以及当今大部分汽车中的电子系统。每个电话、电子邮件和网页都会与数百个Power Architecture系统有关。
事实上,Power Architecture能取得从高端计算市场到多个嵌入式应用市场的优势,其发展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1990年,基于POWER ISA的第一代POWER处理器,随着IBM的RS/6000系列计算机系统发布。到现在,POWER已经发布到第七代了。这让该架构在服务器、超级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及工作站中应用广泛。
其次,PowerPC是一个基于IBM Power架构的单芯片微处理器,于1991年诞生。PowerPC设计的最初目的是Apple的第二处理器选择,但之后迅速扩展到工业控制、游戏机、医疗和信息工业等各个方面。在IBM强大技术实力的支持下,PowerPC在64位处理器技术(2002年PowerPC970)和多核处理技术(2005年PowerPC970MP)上都不落于人后,并且在2005年之前一直为Apple电脑采用。
2004年,由于Apple的MAC受到Wintel联盟的打压,Apple随后转向了Intel的x86处理器。自此,Power和PowerPC两个架构成为了同一个指令集的两个不同分支(服务器和嵌入式)。
不过,如今是POWER、ARM、Intel X86、MIPS等多种嵌入式指令架构并存的年代,其中任何一者想在市场立足,除了技压群芳之外,商业模式也是关键。
对于Power Architecture技术的与众不同之处。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定制处理器业务总监Elmer Corbin表示,首先,Power ISA支持64位和32位架构,支持多核和虚拟化;其次,高性能的内存模型和多线程让他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再次,它拥有强大的生态系统和软件开发环境;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它的可靠、灵活和兼容性。
而Power Architecture也有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其Power、org联盟功不可没。
2005年,IBM、飞思卡尔在Power Architecture的生态系统基础上成立了Power、org联盟和相关的社区。Power、org也是一个框架,是Power Architecture社区成员的论坛,旨在协作发展该体系结构。协作的重要方面包括:促进体系结构发展、降低基于Power的软件和系统的开发成本、让该体系结构及其生态系统适应新应用。
目前该联盟的会员已经超过2500家。Power、org市场总监兼战略顾问Fawzi Behmann欣喜地向记者表示,通过实现SoC 高级设计的Power ISA的演进、计算和嵌入式应用之间的协同、芯片发展路线图的投资及差分化解决方案的实施,Power Architecture已建立起了一个独特而富有竞争力的生态系统。
那么在商业模式方面,Power Architecture和目前风头正劲的ARM具体有何不同呢?
在Power、org成员企业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茳看来,和ARM只提供IP授权不同,PowerPC则走的是“自有产品使用+IP授权”的模式。他解释到,ARM公司提供ARM技术知识产权(IP)核,将技术授权给国际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软件和OEM厂商,并提供服务。
目前ARM的收入主要来源:首先是IP授权费用,这是客户采用ARM IP时一次性付给ARM的费用;其次是按照一定比例收取客户产品的IP使用费,即客户每卖出一片芯片,就收取同等比例的费用。而IBM的成功发展模式是不断整合内部优势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了面向复杂系统的集问题分析+战略规划+系统方案+核心软硬件产品+项目实施+人才培训全服务产业链。其技术不仅在IBM自身产品中应用,同时授权给客户使用。
IBM PowerPC架构是目前国际主流的高性能CPU架构之一,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在超级计算机、高端服务器、网络通信设备、游戏机、汽车电子等领域有第一的市场占有率。目前PowerPC架构的CPU内核还授权给飞思卡尔、意法半导体、瑞萨等跨国公司使用。
在采访过程中,Power、org多家成员企业对记者表示,在上述商业模式下,Power
Architecture在推动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嵌入式CPU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上一篇:从单核到多核的软件挑战
- •木林森:公司产品已成功切入LED显示屏领域2022-04-18
- •华为正式宣布!能否“绝处逢生”?2021-12-22
- •共创新生态 中兴通讯参与发起成立5G消息联合实验室2021-12-22
- •提高竞争力 村田未来三年将投资20.2亿美元2021-11-17
- •上海出台“十四五”规划,全力推动落实集成电路等领域2021-07-22
- •相比于生态,RISC-V发展更离不开人才2021-04-30
- •百度昆仑芯片生态全国首次产业化落地,携手宜昌点军区建先进AI算力平台2021-04-26
- •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名单发布 不乏集成电路相关领域企业入选2021-04-15
- •打造芯片产业生态!亦庄集成电路研发及总部基地揭牌2020-11-19
- •联想全生态研发中心落地沈阳,由上海兆芯与联想共同打造20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