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技术新应用:笔记本电脑未来的机型设计与触控发展
来源:中电网 作者:—— 时间:2012-03-27 14:15
据NPD
DisplaySearch--传统的笔记本电脑采用掀盖式设计,因此若是直接将触控功能做在屏幕上,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说,并不是很恰当。不过由于从Windows
7开始,微软就已经大力支持触控操作,而且Windows
8的Metro接口更是为了触控为主的操作而设计,因此各大品牌近年来均不断地为笔记本电脑开发各种机型设计(Form
Factor),以便能将触控更自然、便利地融入使用者的使用情境中。
一般认为平板电脑比较适合“消费内容”导向,而带键盘的笔记本电脑比较适合“输入内容”导向,不过大多数使用者的使用情境往往介于两者之间,只是时间的比重不同。若是未来Ultrabook在重量上已经可以在1公斤左右甚至更轻,那么与平板电脑之间在重量及可移植性差距缩小(New
iPad Wi-Fi版本约652克),其较强大的效能与使用情境弹性(同时输入与消费内容),也许反而可以成为对抗平板电脑的优点。
图:各种既有的、新一代支持触控的机型设计

图:触控在笔记本电脑里除了屏幕外的其他应用

引领笔记本电脑更加轻薄化,同时不牺牲效能;效能是笔记本电脑很重要的市场立基点。冲击高端平板电脑,让(无键盘、ARM核心的)平板电脑往价位较低、尺寸较小的区隔定位。发展有创意的机型设计演变来消化触控屏幕,让用户更换使用情境,而不需更换装置,并享有可移植性。那么为了配合这样的发展趋势,触控屏幕的结构又将会进行怎样的演变?与Ultrabook机型设计有关的重量与薄型化(以提高装置可移植性)相信会是主要方向。目前成熟的触控模块结构都是外挂式的,不论传感器采用的是玻璃(G/G)或是薄膜(G/F/F)。这样的结构除了增加厚度、重量外,也增加了贴合次数,从而也降低了良率。以Apple iPad来说,第一代的机种采用0.5mm的玻璃作为传感器,到了2011年第二代iPad 2,传感器玻璃厚度改为0.4mm,相对地整机的重量也有所改善,大约减轻了80克左右(第三代New iPad又因为背光模块、电池加大等因素使得重量增加)。
触控模块厂正在积极研发的是单片玻璃触控技术(G2 or OGS, One Glass
Solution),该技术直接将X/Y感应线路以SITO方式整合到表面玻璃下方,因此不需要额外的玻璃基板或是薄膜,不仅减少了贴合次数和厚度,也减轻了重量。虽然也有些模块厂采用G1F结构(也就是一片薄膜加上表面玻璃来分别镀上X/Y线路),但这是迁就原有的传感器线路生产设备;如果,模块厂设备的线路精细度可以直接以SITO方式上表面玻璃(也就是G2),那么就不需要G1F的结构。
总结来说,Ultrabook在这个时间点切入,已经不单纯只是将装置做得更薄、更轻的意义,而Windows
8会在相近的时间点发表,自然也不是巧合。Ultrabook先从轻薄与可移植性切入,接着将进一步有不同的机型设计演变,以融合触控屏幕功能。触控操作方式的亲和性、流畅性已经无庸置疑地受到使用者肯定,而触控也将随着Ultrabook演变的需求,进一步地提供更合适装置需求的结构。
更多TFT LCD面板厂商的生产策略和产品发展方向将可在4月19-20日两天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2012 DisplaySearch
台湾平板显示器研讨会中有深入的趋势发表。今年的主题–平面显示产品策略、供应链合纵连横、革命性应用,议程涵盖策略布局、Mobile
PC与云端发展、触控面板应用,LED照明市场和背光模块市场、平面显示器和电视的发展走向等精彩专题?4月10日之前报名可享有优惠价,更多详情请参考活动网站或电洽DisplaySearch台北办公室以获取相关信息。
上一篇:低功率LED电源供应器市场巨大
下一篇:家电给传感器带来新市场
- •颠覆性 Cadence Reality 数字孪生平台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中心设计带来变革2024-03-22
- •Vishay推出采用改良设计的INT-A-PAK封装IGBT功率模块,降低导通和开关损耗2024-02-29
- •击败高通!最新全球芯片设计厂商TOP10排名2023-09-25
- •第三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博览会举行2023-07-17
- •【应用引领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三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无锡IC应用博览会(ICDIA 2023)7月即将在无锡召开2023-07-05
- •Cadence推出Allegro X AI,旨在加速PCB设计流程,可将周转时间缩短10倍以上2023-04-07
- •最新预判!今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同比增长16.5%2022-12-27
- •Qorvo 推出用于 5G 设计的新一代 PA 模块2022-08-16
- •科大讯飞于福建成立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设计2022-03-24
- •高亮度LED封装散热设计全攻略201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