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照光电:畅享LED红黄光未来

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 时间:2011-08-22 00:00

led

  2006年,51岁的邓电明创办乾照光电,此前他是国内led巨头三安光电的总经理。

  乾照光电的创业团队大部分来自三安,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皆为LED外延片和芯片,然而在细分市场上又有所区别。

  市场各方都期待乾照能够复制三安曾上演过的股价奇迹,邓电明却说他并不太关心估值,只是按部就班地扩大产能,等待LED市场爆发期来临。

  2006年,邓电明51岁时创立乾照光电。此前他在LED行业已经浸淫多年,前一个职务是三安电子的总经理。

  2010年8月,乾照光电上市,发行价为45元,首日开盘价为90元。截至发稿前,乾照光电价格为32.85元,复权后涨幅2.8%。“估值是市场的判断。”邓电明说他并不会每天去看公司的股价走势。

  根据乾照光电2011年的半年报显示,营业利润的涨幅为54.28%。从2007年至2009年,乾照光电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70%。

  乾照光电的创业团队大部分来自三安,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皆为LED外延片和芯片,然而在细分市场上又有所区别。乾照的产品为红、黄光LED外延片和芯片,而三安则生产蓝、绿光LED外延片和芯片。

  蓝、绿光产品是LED行业的绝对主流,无论是台湾的晶元,抑或大陆的三安,皆将蓝、绿光产品作为主打,这个产品曾经引爆过三安在二级市场的奇迹。

  2008年重组之后,ST天颐变为三安光电。这只股票在摘帽之后被形容为“麻雀变凤凰”。从2008年截至目前,三安光电的涨幅约为14倍。

  今年7月,乾照光电发布半年报之后,约20家券商发布研报,皆为推荐、增持或者买入。业绩增长、产能释放成为一致的观点。

  市场在期待,LED的神话出现另一个版本。

  产能将放大5倍

  据接近乾照光电的人士向下游厂商了解,乾照光电有进军蓝绿市场意向。对于此说法,邓电明没有承认。

  据了解,乾照创业时的五台MOCVD就在里面日夜不停。

  乾照的主要产品红、黄光LED外延片以及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外延片皆出自这几台MOCVD。外延片按照一定规格被切割加工之后就成为芯片。

  MOCVD只有美国和德国以及日本的几家公司能够生产,大陆、台湾的LED芯片企业向他们购买生产设备,一台MOCVD的价格约为1500万元。但是地方政府对MOCVD给予补贴,平均一台补贴为800万元至1200万元不等。扬州政府对红、黄光LED的MOCVD补贴为每台800万元。

  根据乾照光电2011年半年报显示,外延片与芯片的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9.77%。

  LED与太阳能电池的不同产品来自同一款设备,但是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并不一样。同一台生产LED外延片的MOCVD经过调试之后就可以生产太阳电池外延片,而且,经过不同的设置,这台设备也是生产蓝、绿光外延片的必备设备。

  上市之时,乾照共有5台MOCVD。2009年产能是86.25亿粒LED外延片、芯片,以及18000片太阳能电池外延片。

  采访时,邓电明说扬州子公司的20台MOCVD已经全部到达。现在乾照一共有25台MOCVD。而同在厦门的行业大佬三安光电有超过400台的MOCVD。

  邓电明指了指放在一边的规划图,说:“那是我们正在建的厦门生产基地。”这片新的基地明年可能就要投产,“当然要引进新的设备。”但是具体的设备采购计划还没有确定,产能现在不明确。新建产业基地的面积约为60亩。

  虽然设备可以在不同产品之间自由转换。但据乾照光电的技术人员介绍,同一台MOCVD在生产LED外延片之后再生产太阳能电池外延片需要经过复杂的调试,不是三两天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一台MOCVD生产的产品会固定下来。现在厦门5台MOCVD里有两台生产太阳能外延片,3台生产LED外延片。

  5台MOCVD放置在一间车间里,彼此之间相隔的距离约为1米。三个工人对着电脑监控机器。大家皆穿着防尘服。

  机器24小时都不停。工人分为四班,每天两班倒,上两天班休息两天,换另外两班来倒班。

  对乾照光电来说,深入到显然更为广阔的蓝、绿光LED市场并不是一件难事,反而是水到渠成。乾照现在的技术负责人,也是公司创始人之一王向武曾经是三安电子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外界传言三安的蓝、绿光LED就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然而出来创业之时,邓电明口头上向三安承诺五年之内绝不会进入蓝、绿光市场。

  五年,转眼即到。据接近乾照光电的人士向下游厂商了解,乾照光电有进军蓝绿市场意向。对于此说法,邓电明没有承认。

  LED红黄光的想象空间

  LED市场真正的爆发还在于照明应用的普及。虽然LED灯比一般电灯更为节能环保,但是因为价格较高,尚未进入主流消费市场。

  邓电明并不掩饰自己与三安光电董事长林秀成的分歧。邓电明一直看好红、黄光的市场,但是林秀成却无意于此。最后邓电明出来独立,开始自己做红黄光市场。

  离开三安的时候,邓电明51岁。在这个年纪创业的人并不多,但是他也不想从此就过上逛街、下象棋的生活。乾照光电从成立就锁定了上市的目标。

  公司成立的时候,资金短缺。可是邓电明在行业里人脉深厚。他从供应商那里先拿到设备,出了产品有了业绩再交货款。乾照就是这样活下来的,邓电明始终强调诚信二字,“我说哪天交货、还钱一定要做到。”

  今年7月22日,乾照光电发布半年报,尚雅投资旗下两只产品持有乾照光电,市值接近亿元。其分析员李小明告诉理财周报记者:“LED市场的蛋糕正在做大,以前红、黄光的比重小,但是随着市场扩张,这个比重会逐渐上升。”

  市场在于应用的增多。

  李小明分析说,照明、LED电视将是红、黄光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一些新的应用,比如说在新兴的植物工厂里,用LED光照射植物,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台湾的一些工场已经采用这种技术培育农作物。

  邓电明就被震惊过:“那个草莓特别香,人一走过去首先就闻到香味。”

  不过,邓电明说LED市场真正的爆发还在于照明应用的普及。虽然LED灯比一般电灯更为节能环保,但是因为价格较高,尚未进入主流消费市场。“人们意识不到使用LED灯可能在未来几年节省更多电费。”

  传统LED灯采用蓝、绿光芯片加荧光粉制成,但是这种灯光惨白而不够温暖。现在的做法逐渐在芯片中加入红光芯片,灯光将更为柔和。李小明、邓电明看重的都是这一块市场。另外,LED电视的生产也必须使用红光芯片。

  如果说蓝、绿光芯片一度是LED行业的绝对主流,现在红、黄光芯片开始散发出自己的吸引力。台湾晶元电子拨出了60台MOCVD来专门生产红、黄光芯片。

  而乾照光电现在所有设备加起来为25台。如果这是水草肥美的迦南地,谁不想分一杯羹?从目前的规模来看,乾照比不上三安以及以晶元为代表的台湾企业。乾照的长处在于供货的可靠性以及产品的多样性。邓电明总结乾照现在的四大优势:“技术、产业化的能力、团队的力量、资本的力量。”

  曾经有台湾同行质疑乾照的高毛利率。半年报上显示乾照芯片毛利率为63.41%,外延片毛利率为68.05%。邓电明说则表示乾照的毛利率一直都维持了比较高的水平。

  上游芯片厂商之间的价格战正在上演,2009年,乾照光电LED芯片平均价格下降了28.84%。一旦更多行业大佬涌入红、黄光市场,这场搏杀势必更为惨烈。

  2002年邓电明进入LED市场。他说自己还未遇过真正的行业爆发,一直以来都是循序渐进的发展,“普通照明的市场开了,才会迎来行业爆发。”现在,LED等地价格约为传统照明灯的6倍。但是也隐隐有了些价格战的苗头。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