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应用技术商业化该如何突破桎梏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 作者:--- 时间:2011-08-24 00:00
目前,半导体照明商业化的脚步正在不断加快,但是led应用于通用照明市场的时间尚短,除产品售价较高以外,在应用技术层面也存有诸多不够成熟之处,阻碍着LED全面推广。那么,当前LED在通用照明领域的主要技术障碍有哪些?企业最应加大投入领域是什么?应当如何才能更好地获得突破呢?针对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副总裁吴恩柏博士。
应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点
目前,很多企业都十分看好未来LED在通用照明领域应用的发展前景,但是就目前的市场启动效果来看,依然并不理想,除了价格较高、消费者对LED认识不足等因素外,在应用技术层面存有哪些障碍呢?
吴恩柏:LED照明涉及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不同类型的灯具用途、性能差异很大,因此其中涉及的应用技术问题也相对不同。但从本质上讲,LED是一种可以发光的半导体器件,当它被用于照明时,无论是以球泡灯、筒灯,还是以射灯、管灯形式出现,在消费者心中永远会把它作为一种照明产品来看待,每一种照明产品都会有一种相对固定的使用情境,而目前的LED业者开发的产品,无论是芯片、封装,还是应用产品,往往与传统产品的使用情境存在一定差距,这就会造成一定的隔阂。这种隔阂往往是因为现在的LED技术还达不到消费者需要的水平而产生的。因而这种隔阂正是当前LED应用技术上最需克服的问题。它的解决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
举例来说,白炽灯诞生至今人们已经使用数百年了。在应用过程中,人们已经发展出相对习惯与固定的使用情境,如360°发光。这就是白炽灯的使用情境之一,进而也会影响人们对LED球泡灯的选用。但LED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光源,以它为光源做出的灯具,比较难形成美国能源署要求的280°以上的发光角度。从中可以看出,在球泡灯的使用情境上,LED的光学设计与现实需求存有差距。再以MR16为例,目前还没有企业能够做出取代50W MR16的LED射灯,主要原因是散热问题无法解决。如何在这样一个有限的表面积上,将热散出来,涉及到LED应用技术在热学方面的局限。
因此从根本上讲,要解决这些隔阂,需要我们对每一种产品进行深入了解,要使LED达到所需的性能、技术上的改进涉及灯具的光学设计,热学设计、电学设计、材料在高温下的耐久性、材料的使用寿命,以及材料寿命与价格的平衡等。
由于LED照明技术研发涉及光、电、热等多个学科,在应用技术层面更是需要跨学科的整合,您认为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应当如何去做才能更好地获得突破呢?
吴恩柏:香港应科院的主要做法是这样的:如果要开发一款射灯,就组建一个专门的射灯开发团队。由于涉及光、电、热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研究团队中要有懂光学、电学、热学、封装等不同方面知识的研究人员,专注于这款射灯的开发所需要的专利技术研究、测试,最终完成整个项目。我想这种模式也可以应用于中国其他企业之中。研发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一定要专注,并从照明产品的角度,而不是从LED行业惯有的思维上去开发。
如果是从国家的层面去考虑LED应用技术研发如何布局的问题,我认为更应关注全球整体的专利分析和标准制订。这些都是企业没法做,或做了也不经济的(存在重复投入的问题)。只有透过国家的力量,请适当的研究单位或适当的机构去做才更为恰当。这些研究对于中国打一场世界级的半导体照明产业胜仗,有着非常重要和高层次的指导作用。此前,国家也进行了一些专利分析、布署建议,以及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但应投入更多资源,把它们做得更清楚到位。比如哪些技术方向会有更大的专利触雷风险,哪些地方可以开发,哪些地方需要合作,如何进行远交近攻等,都应做出更加清楚的分析判断。
香港应科院在LED照明技术上,重点开发的方向是什么?完成的技术成果如何与企业进行合作?
吴恩柏:香港应科院在LED照明技术上的布署相对较为完整。在LED芯片层面,我们主要致力于超大功率垂直芯片的开发,在这上面大约布了9个美国专利和9个中国专利。由于技术开发到位,专利布署完整,这方面将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封装层面,主要是进行晶圆级系统封装的开发。这类产品我们主要定位于特种应用上,比如照相机的闪光灯或射灯照明等。另外,我们在大功率COB技术开发上也投入了很大精力。因为谈到LED照明,散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COB技术在散热上更具优势。
照明应用层面,包括有上面提到的MR16灯具,香港应科院在这领域已经获得5个美国专利,专门用于解决射灯的散热问题,通过热传导加热对流的概念处理散热问题,可使散热效果提升20%~30%。此外,还在开发280°以上发光的球泡灯,以及智能照明方面的技术问题,比如走廊灯与智能照明系统结合的技术,融合了传感器的无线照明控制技术等。智能照明技术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照明控制技术,一是与传感器相关的技术。
至于如何与企业合作,香港应科院最常使用的方法是“非专属授权”,也就是把开发完成的技术与专利,以非专属的方式授权给与我们合作的企业。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与我们协商技术授权。比如我们已把开发的MR16灯的技术非专属授权给奥的亮公司,奥的亮已在全球店铺中销售这款产品。其次,企业也可以就某种技术或产品的开发,请应科院提供服务,我们称之为“合约服务”。第三种方式是专属授权或分拆,即我们的团队或技术分拆出去,成立或给予一家公司。
[1] [2] 下一页
下一篇:用高效照明产品点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