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光电IPO存疑 路演期间遭炮轰

来源: 作者:--- 时间:2012-04-01 00:00

led

  即将登陆创业板的远方光电(300306),因为招股书中多处说法受到质疑,近日卷入舆论漩涡中。据媒体报道称,远方光电招股说明书中自称占据了国内LED检测设备市场份额半壁江山,其引用数据的权威性被质疑,有自吹自擂的嫌疑。另外,公司董事长潘建根也被指学历、职称等名堂与招股书描述不符。加上公司日前敲定了45元的高发行价,集众多矛盾于一身的远方光电,在昨日的路演中遭到了投资者的炮轰。

  招股书频现低级错误

  在远方光电日前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出具的说明,发行人远方光电2008年、2009年、2010年在LED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的市场排名均为国内厂商第一位:其中2010年国内厂商的总产值中,发行人的市场份额约50%。”

  但随后,有行业资深人士向媒体报料称:“LED检测设备行业处于LED全产业链条的外围范围,行业规模非常小,国内多家企业具备LED检测设备生产能力,各家都把产销数据作为核心机密,怎么可能轻易透露给第三方机构?”该人士还称,自己作为LED检测行业的一员,至今没有听说过,有哪些研究机构对LED检测行业发布过权威调研数据。

  之后,媒体跟踪调查发现,该产业联盟中,远方光电分别是产业联盟第三届常务理事单位、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员单位、第一届会员单位。

  更为关键的是,远方光电招股说明书中引用的统计数据,与产业联盟出版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年鉴(2010-2011)》刊登的相关数据高度接近。而在年鉴中,题为《中国LED检测设备行业概况与最近进展》的分析报告提及,远方光电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2%,但该分析报告的作者“万永波”的工作单位却是“杭州远方光电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远方光电招股说明书中还出现了一些“低级”失误。如其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董事长潘建根“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测量技术和仪器工程专业,硕士学历;1989年留校于浙江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但浙江大学官网中并无所谓“光电测量技术和仪器工程专业”,从1982年起只有“测试计量技术和仪器专业”。

  路演期间遭投资者炮轰

  然而,在饱受质疑的情况下,远方光电的高发行价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最新资料显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1500万股,其中,网下发行占本次最终发行数量的20%,即300万股;网上发行数量为本次最终发行数量减去网下最终发行数量。发行价格确定为人民币45.00元/股。若本次发行成功,发行人募集资金数量将为67500万元。

  45元的发行价,这个让人望而却步的高价成为路演中投资者最关注的话题。在昨日下午进行的远方光电路演中,不少有意参与申购的投资者对此表示担忧。

  署名为“ff”的投资者问道:“贵公司股票发行价定的如此之高,远超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公司不怕有好事者到证监会举报”伙同承销商,勾结询价机构,哄抬股价,坑害广大股民“,请董事长就这么高的发行价给我们股民做一个合理解释。”

  潘建根表示,对于45元的发行价是基于公司实际,相信价格是合理的。目前发布的市盈率是相对于2010年业绩的,2011年年报相关信息会很快公告。

  受到质疑的不仅是公司本身,保荐机构平安证券也遭到投资者发难。署名为“但愿平安诚实”的投资者问道:“平安证券对所保荐得公司发行价向来都做得很高!你们做高发现价,是否存在”私利“行为!你怎么解释?”

  负责远方光电上市工作的保荐人朱军说,公司的发行价格是广大投资者询价的结果,平安证券严格遵循市场监管的要求,不会也没有能力影响发行价格。

  另外,对于业界对潘建根的学历、以及职称提出的质疑,在路演期间潘建根也给出正面的回应。

  一名投资者问道,公司董事长潘建根“毕业于浙江大学光电测量技术和仪器工程专业,硕士学历;1989年留校于浙江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潘建根现任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光和辐射测量分部中国代表(CHINA COUNTRY MEMBER),这些是不是有虚假?

  对此,潘建根晒出了自己的学历。其表示,在1986年在浙江大学本科毕业后,自己在1986年考取浙江大学光电系的硕士研究生,1989年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工学硕士学位留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他的硕士阶段专业深造具体内容为光电测量技术和仪器工程。

  至于有媒体质疑潘建根在CIE的任职含有水分,潘建根解释道,其于2003年—2008年担任CIE第二分部的中国代表的身份,2008年至今由中国计量科学院林延东和他共同担任CIE第二分部的中国代表,“更严格地讲我是共同中国代表。CIE和CIE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照明学会)均有相关文件。”

  此前,据媒体报道指,CIE光和辐射测量分部中国代表,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林延东研究员,不是“远方光电”的老板潘建根。也有资料显示,CIE于2008年7月7日~12日曾在意大利都灵召开年度会议,会上CIE“光和辐射测量分部”决定,将中国的正式代表由原杭州远方光电信息有限公司的潘建根更换成中国国家计量院的林延东。

  在LED行业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参与撰写远方光电(300306)的研究人员仍然给出超过54元的年内目标价,以及超过3元的每股收益(摊薄).LED行业分析师在接受《投资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高目标价、高利润预测是在市场环境很好、产能完全释放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达到。另据记者发现,在上市之前,远方光电对于政府补贴的依赖仍然严重,扣除这部分收入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其实并没有提升。

  分析师:高目标价还需要好环境

  《投资快报》记者发现,在远方光电定价方面,一些新股研究的报告对公司未来一、两年的业绩前景十分看好,有的研究报告给出2012年54元的目标价位,以及2012年每股收益(摊薄)超过3元的业绩。

  就远方光电定价的问题,《投资快报》记者采访了参与撰写该公司研究报告的齐鲁证券分析师林健晖。林健晖说,在上市之前、特别是在上市前两年,远方光电的业绩确实不错,“这有赖于整个LED行业的景气,远方光电从事LED产品检测设备的生产,其产品主要供应给LED照明、或者LED实验室,用于检测产品的品质。所以,远方光电最近一、两年的销售情况比较理想。”

  至于远方光电的客户情况,林健晖简单作了讲解,“公司的产品应用范围还算广泛,除了实验室应用之外,远方光电的产品还供应给各大LED产品生产企业,应用于生产产品的抽检,还有部分客户是做第三方检测的企业。”林健晖说,就目前的经营情况来说,其客户规模有一万家左右,基本上涵盖了LED检测设备的各类需求方。

  正是因为如此,不少机构对远方光电未来股价给出了高目标估价。其中,国泰君安年内最高看到49.42元,齐鲁证券年内看到54元。

  对于业绩预期,林健晖还是有所保留,“50多元的这个价位只是我们对远方光电未来一年的目标价,当然还要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而对于远方光电未来业绩的估算,是在产能完全释放的前提下,方可达到这样高速的利润增长。”

  由于上下游产业链紧密联系,LED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远方光电的业绩。近期,对LED行业过去的增速放缓的报道比比皆是。以LED芯片为例,近年来LED 芯片企业也迅速扩张,1998年我国仅有3家相关企业,而2011年国内芯片厂商已达近百家。在产能大量释放、需求增速放缓的压力下,LED芯片价格大幅下降。此外,我国很多LED 企业只掌握小功率芯片技术,高亮度产品的性能仍然落后于世界领先水平,80%的大功率芯片还得依靠进口。

  但对于LED行业产能过剩的说法,林健晖却给出不同的意见。“虽然近期LED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这也与基数较大有关系。总体来看,国内对LED产品的需求仍然不减。”

  政府补贴支撑业绩

  2010年和2011年1-9月,远方光电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9,643,648.14元和144,328,319.16元,营业成本分别为50,657,337.88元和49,056,675.95元,毛利率分别达到63.72%和66.01%,接近行业毛利率平均值。

  然而,在远方光电盈利能力增长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公司靠政府补贴拉动业绩的忧患。《投资快报》记者发现,2010年和2011年1-9月,远方光电分别受到政府补助701.30万元和1185.00万元。粗略估计,减去政府补助后,远方光电的实际毛利率为58.70%和57.80%。根据相关数据,2010年,LED和照明光电检测设备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为64.33%,如此一来,远方光电的毛利率水平远低于行业均值。并且,由于2011年1-9月政府补助过高,2011年1-9月的毛利率同比不升反降。

  远方光电头顶高新技术企业光环,对外宣称“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技术开发和技术团队的组建和培养工作”。根据招股书,远方光电也确实注重招揽研发人才,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1-9月,该公司研发人员人数分别为34、47、107和132人。不只是研发人员不断增加,远方光电的研发投入也在不断提升,报告期内,该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58.97万元、382.95万元、521.95万元和443.69万元。

  然而,新增的研发人员和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是否也将远方光电的技术水平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答案似乎有些差强人意。

  报告期内,远方光电的研发项目分别为13项、15项、22项和9项。可以看出,2011年前三季度,远方光电的年化科研项目数量比2010年减少了45.45%。研发经费增加,研发队伍壮大,换回的却是研发项目数量骤降,远方光电整体的研发能力不得不让人担心。

  远方光电也承认,“随着LED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国都在抓紧建立和完善LED相关的检测标准体系,LED检测技术快速发展,相关检测设备的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公司必须尽可能准确地预测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及时将更成熟实用、更先进的技术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工作,未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如果按目前远方光电的研发趋势来看,这种风险变成现实的那天或许不远了。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