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产能扩张走向技术升级是中国LED产业的必经之路
来源:LED环球在线 作者:--- 时间:2011-03-07 00:00
中国问鼎全球LED制造新增产能之最
至2009年以来,中国LED制造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新建LED厂数量之多,投资之大,令全球业界瞩目。不仅是本土企业,三安、德豪润达、蓝光等均纷纷扩产或建设新厂,大陆以外LED巨头也加速了在中国大陆的布局。台湾地区多家LED大厂如晶电、鼎元等及美国的Cree、SemiLEDs等全球巨头均已在中国大陆建厂,有很多国外大厂甚至在中国不同地方同时开工建设新的LED项目,全球LED制造产能正在往中国转移。
据SEMI统计,到2010年底,中国已有LED外延和芯片企业70余家(包括在建),在新建LED制造项目中,绝大多数都涉及了LED制造中的核心环节外延制造,这和过去中国上游LED制造业中有相当部分企业仅从事芯片制造有着很大变化。另外,从2009到2010年新建的LED项目中,本土企业约占5成,另外是来自于海外投资建造的项目,特别是来自于台湾的LED制造企业投资建设的LED制造项目,已经占据3成。
2010年全球MOCVD新增安装量中,由于受到LED背光在LCD TV渗透的加快带动下, LCD TV制造强国的韩国增量最多,其次是台湾地区。根据SEMI统计,中国大陆2010年MOCVD新增量大概在177台,出货量居全球第三。另外,根据SEMI统计和分析,结合MOCVD供应情况,2011年中国MOCVD新增量份额有望达到全球的4成,而其它地区的增量将会保持与2010年相当的水平或下降。
LED产业的竞争力不仅仅是产能扩张,技术升级是必然要求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照明产品生产基地,在其它诸多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中,中国也同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毫无疑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LED市场所在地。不可否认的是,中国LED上游制造产能扩张是一种必然的需求。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在高端LED市场,如大功率照明和背光市场,本土LED制造企业竞争力还是相对缺乏。
目前全球的LED产业正在加速技术创新,一系列新的技术使得LED的性能不断提升,而成本却不断下降,以迎接固态照明时代的来临。
AIXTRON和Veeco均在积极开发新型MOCVD,显着增加LED外延片的制造产能和降低成本。
台湾晶元光电2010年推出的高压LED产品,其中高压暖白光LED产品发光效率则达170流明/瓦水准,预计将于2011年第二季量产上市,一举解决了过去LED照明很难兼顾显色性和发光效率的问题,对于通用照明产品意义重大。
LED制造过程中,一些新的技术出现使得LED制造的工艺和良率均有了显着的提升,如KLA Tencor、DISCO、EV Group等均推出针对于高亮度LED制造的设备产品。而世界LED照明巨头Philips,、Osram以及CREE等打造了覆盖LED制造、应用的完善产业链,不断推陈出新。
SEMI在3月15-17日 “SEMICON China 2011”期间推出LED制造专区展,并于3月16日9:00-17:00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举办“LED照亮未来”国际论坛,集中展示最新的LED制造设备和工艺、技术发展和市场前沿。包括 Veeco 、AIXTRON、CREE、晶元光电、KLA-Tencor、飞利浦、欧司朗半导体、林德气体、DISCO、NMC等海内外优秀企业汇聚一堂,共同探索中国LED产业的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