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LED照明市场驱动因素“技术、成本”
来源:慧聪灯饰网 作者:--- 时间:2011-02-21 00:00
LED以其优异的性能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第四代光源的理想选择,LED光源在发光效率、使用寿命、回应时间、环保等方面均优于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LED发光效率逐年提高,已经达到通用照明应用的需求。
从技术到成本
LED以其优异的性能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第四代光源的理想选择,LED光源在发光效率、使用寿命、回应时间、环保等方面均优于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LED发光效率逐年提高,已经达到通用照明应用的需求。
从Cree2010年最新公布的结果来看,目前其实验室白光LED发光效率达到200lm/w,商用芯片达到160lm/w,并计划在2013年量产200lm/w的LED。以LED照明封装模块的光效为160lm/w记,经过从光源到灯具的过程损失其中约50%,灯具输出的光效能达到80lm/w,仍然超过目前荧光灯60-80lm/w的光效,并远超过白炽灯10-15lm/w的效率。
解析:LED照明市场的驱动因素
从光效上,LED照明已经达到替代传统光源的标准。目前商用化的产品已经体现出LED在光效上的优势,如LED灯泡采用螺杆式底座设计,可以直接用来替换传统的白炽灯泡,不需要改变现有灯头和线路,根据卡口尺寸和灯泡大小划分E26和E17型,4W的LED灯泡可替换25W白炽灯泡,6W的LED灯泡可替换40W白炽灯泡,10W的LED灯泡可替换60W白炽灯泡。
在技术上,LED的光效已经达到替代传统光源的要求,目前制约LED照明迅速普及的主要因素是其高昂的成本。今后LED照明发展的主要方向,不应是lm/w为代表的技术升级,而是$/lm为代表的成本降低。
除技术和成本外,各国家和地区政府对节能减排的积极态度,对白炽灯产品的停产和禁用计划,是推动LED照明替代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发达国家规划在2012年左右停止制造和禁止使用白炽灯泡,LED凭借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是白炽灯替代的理想选择,一旦技术和成本适当,预计会得到各国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LED照明业投资时机
通过分析电视背光源领域发生的LED对荧光灯(CCFL)的替代过程,可以发现LED相对CCFL背光价格差下降最快的时期,是LED背光渗透率出现快速上升时间段。LED照明替代传统的荧光灯和白炽灯照明也会重复这一过程。
在LED照明产品与传统照明产品的价格差快速下降过程中,LED照明渗透率将迅速上升。在LED产业界有一条由安捷伦公司RolandHaitz提出的Haitz定律,被认为是LED行业的摩尔定律。LED商业化以来,每流明成本($/lm)每年下降约20%,且从近年的数据来看,亮度提升和成本下降有加速的趋势。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预测,白光LED封装的流明成本将从2009年的25$/klm,下降到2015年的2$/klm,平均每年的成本下降在30%以上,而2010-2012年间年均降幅接近40%。我们认为,2011-2012年将是LED与传统照明价差下降最快的时间段,LED照明渗透率将在此期间产生跨越式的增长。根据我们的测算,以$/lm为衡量单位,在2012年左右LED照明成本将降至荧光灯的两倍,如将LED相对荧光灯约2.5倍的寿命计算在内,将使得在2012年左右LED照明的总成本领先于荧光灯照明。
因此,我们认为LED照明的大规模替代将在2011年底、2012年初启动,2011-2012年将是对LED照明产业的重要投资时点。
目前传统照明包括荧光灯、白炽灯、卤素灯、HID,各占一般照明营收的36%、23%、16%、13%。随着白炽灯在各国的禁用,荧光灯对白炽灯的替代、LED灯对白炽灯和荧光灯的替代将会是同步进行的。由于商业/工业企业对电费成本更敏感、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要求愈加严格等原因,商业/工业领域对使用节能型照明产品表现更积极。
在LED光源替代上同样会重复这样的过程,LED照明产品的替代首先在商业/工业领域发生,得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后,再逐步普及至家用照明领域。
上一篇:东莞每年5亿元促LED产业发展
下一篇:荷兰诞生世界首条LED照明公路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元器件终端市场洞察及机会分析|202509
-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首款高功率多芯片封装且单源集成的激光器,实现投影应用一站式技术…
- Vishay推出业内首款采用SMD封装的车规级Y1陶瓷电容器
- 泰瑞达荣获2025年台积电Open Innovation Platform(OIP)年度合作伙伴大奖
- 强强联合,精准赋能:艾迈斯欧司朗与先临三维共拓3D数字化新未来
- Melexis以新型电机驱动芯片推动设计简化
-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高可靠性电容式传感,直面汽车应用严苛工况挑战
- 安谋科技Arm China发布CPU IP“星辰”STAR-MC3,助力客户高效部署端侧AI应用
- 罗姆与英飞凌携手推进SiC功率器件封装兼容性,为客户带来更高灵活度
- 东芝推出采用最新一代工艺技术的100V N沟道功率MOSFET,助力提高工业设备开关电源效率
- 国内TOP15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元器件终端市场洞察及机会分析|202509
- 瑞萨电子推出针对未来工业和机器人应用的旗舰产品RA8T2 MCU 超高算力、高实时性、支持TSN及多协议工业以太网
- 安谋科技Arm China发布CPU IP“星辰”STAR-MC3,助力客户高效部署端侧AI应用
- 从聚力向芯到生态共筑:以互联技术助力打造AI算力产业链闭环
-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 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 夯实工业芯底座,共创行业新生态——全志科技亮相2025国际工业博览会
- 摩尔斯微电子宣布屡获殊荣的MM8108 Wi-Fi HaLow系统级芯片、模组、评估套件及 HaLowLink 2正式量产
- 东芝推出采用最新一代工艺技术的100V N沟道功率MOSFET,助力提高工业设备开关电源效率
- 共绘具身未来 ADI携手产业伙伴举行人形机器人媒体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