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A:2011年台湾仍看好背光和照明LED市场
来源:台湾光电科技工业协进会 作者:--- 时间:2011-03-27 00:00
【高工LED综合报道】
在景气的复苏之下,2010年整体台湾LED暨照明应用的产值规模将达到新台币1,500亿元(约合人民币333.6亿元),幷预期随着LED应用市场的持续扩大,预估到2012年至少都有30%的年成长率,将达到新台币2,700亿元(约合人民币600亿元),如图1所示。

近几年台湾LED在技术快速提升之下,一步步的切入手机、Netbook、NB到电视等各尺寸背光源应用,而照明也因高功率LED技术持续贴近欧美日等国际LED领导大厂,在产品销售的质与量都有明显的增长。
台湾LED产业技术发展颇佳,加上价格上的优势之下,以突出的产品性价比打入品牌大厂供应链,顺利搭上显示器背光源与照明两项高成长的应用市场。
2011年台湾LED磊晶产能冠居全球
2010 年台湾上游LED 磊芯片、晶粒在持续扩产之下,在全球市场仍屹立不摇,产能高居第一位,产品组成以蓝绿光InGaN LED与四元AlGaInP LED 产品为主,以及其它部分为传统二元、三元、红外光、紫外光等LED 产品,其产品分类占比如图2 所示。

上游各厂商的产能组成以蓝绿光InGaN LED为最大宗,占比高达52%之多。由于具高度成长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照明应用等,目前是采用蓝光LED晶粒搭配萤光粉混成白光LED为主流,亦是各LED厂商扩产重心。
四元AlGaInP LED以30%份额居次,但台湾仍为全球四元AlGaInP LED最主要的生产地区,全球市占率持续保持六成以上。国内生产厂商为晶电、华上、光磊等为主。由于四元产品多数应用在户外广告牌、车用、消费性电子产品、特殊照明等,这些应用领域虽随景气复苏而有回温迹象,但未若蓝绿光需求热络,整体占比相对是处于下滑的趋势。
台湾LED磊芯片、晶粒产业龙头—晶元光电,同时受惠于中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光源、照明应用成长的动力,2010年有近六成的爆发性成长,再度蝉联台湾最大磊晶厂商,如图3所示。由于韩国、中国等国家的LED产业地位快速窜升,也让近两年的晶电相继入股泰谷、南亚光、广镓等厂商,进行产业水平整合来壮大集团竞争力。此外也协同台湾、中国客户厂商连手在中国建立厂房,巩固未来产品的重要出海口。

而前十大磊芯片、晶粒厂商之中,成长率最高的为新世纪光电,营收跃增2.7倍。2009年公司营收主力的户外广告牌业务,因为景气衰退及大型建案相继结束,而造成营收大幅退20%以上。2010年除了广告牌市况转佳之外,也顺利切入照明、背光源等领域,2010年也收复第六的排名位置。
2011年台湾LED封装、模块产值逐季攀升创新高
由于LED已从中小尺寸面板快速渗透至笔记型计算机、电视尺寸的液晶面板背光源,台湾封装厂相继透过直接或间接管道打入三星、LG等液晶电视品牌厂供应链,造就高度营运成长佳绩。
在期待已久的照明市场方面,虽然过去厂商寄予厚望的中国十城万盏商机已有逐渐降温的迹象,但日本的LED球泡灯市场却在产品价格快速滑落与高电价的环境因素之下,率先在日本市场大放异彩,也让数家台湾LED照明公司争取到各大照明品牌厂代工商机。
在显示器背光源与LED照明两大高成长的应用领域带动之下,使得台湾LED封装与模块季产值一路攀升至第三季,幷创下持续历史新高水平,台湾2010年LED封装、模块产值可达新台币850亿元。
下游LED封装产品样式种类繁多, 厂商生产主要以表面粘着发光二极管(SMD LED)、传统Lamp、红外线IR组件(Infrared Components)、LED显示器(LED Display)等等,产品分类占比图4。

在所有LED封装产品之中,最大宗的产品为SMD封装形式产品,约占70%,举凡强调封装体薄度的手持式产品、Netbook、NB,和其它中大尺寸液晶显示器背光源所采用的侧向发光LED之外,还有照明用高功率LED这类特别强调散热能力的封装形式等都在此封装形式范畴内。由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与照明用途皆被厂商视为高成长应用领域,故此种封装形式亦成为各厂商大幅扩产的产品。居于第二位的为IR组件产品,则占16%左右。
以2010年下游LED封装、模块厂商营收排名来看,如图5所示,亿光电子居于首位,占台湾总产值
约23%,而光宝电子约占19%居次,排名第三为今台电子为未上市公司,其总营收推估约占有12%。
在友达集团的强力奥援之下,旗下隆达、威力盟相关公司营收业绩翻了三、四倍之多,分别位居第四与第七名。隆达在2010年第一季合并了转投资— 凯鼎科技的封装与模块产能,也一举拉近与亿光、光宝集团领先者的距离,进入鼎立局面。
LE2010年台湾LED业者相继切入中大尺寸背光源与照明应用,对内透过大举透过水平整合、垂直投资来壮大产业竞争力,对外协同相关应用客户厂商合作加码中国投资,积极切入各品牌厂供应链与同时适度分散客户群,并稳固未来产品出海口。
2011年仍将是显示器背光源与照明两大应用引领LED市场,当LED厂商都陆续跨过技术、价格门槛之后,代表整个产业大步成长可期,但竞争也势必更加激烈,以全球各大LED厂商生产中心的移动态势来看,2011年中国市场肯定是最受瞩目的战场之一。


近几年台湾LED在技术快速提升之下,一步步的切入手机、Netbook、NB到电视等各尺寸背光源应用,而照明也因高功率LED技术持续贴近欧美日等国际LED领导大厂,在产品销售的质与量都有明显的增长。
台湾LED产业技术发展颇佳,加上价格上的优势之下,以突出的产品性价比打入品牌大厂供应链,顺利搭上显示器背光源与照明两项高成长的应用市场。
2011年台湾LED磊晶产能冠居全球
2010 年台湾上游LED 磊芯片、晶粒在持续扩产之下,在全球市场仍屹立不摇,产能高居第一位,产品组成以蓝绿光InGaN LED与四元AlGaInP LED 产品为主,以及其它部分为传统二元、三元、红外光、紫外光等LED 产品,其产品分类占比如图2 所示。

上游各厂商的产能组成以蓝绿光InGaN LED为最大宗,占比高达52%之多。由于具高度成长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照明应用等,目前是采用蓝光LED晶粒搭配萤光粉混成白光LED为主流,亦是各LED厂商扩产重心。
四元AlGaInP LED以30%份额居次,但台湾仍为全球四元AlGaInP LED最主要的生产地区,全球市占率持续保持六成以上。国内生产厂商为晶电、华上、光磊等为主。由于四元产品多数应用在户外广告牌、车用、消费性电子产品、特殊照明等,这些应用领域虽随景气复苏而有回温迹象,但未若蓝绿光需求热络,整体占比相对是处于下滑的趋势。
台湾LED磊芯片、晶粒产业龙头—晶元光电,同时受惠于中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光源、照明应用成长的动力,2010年有近六成的爆发性成长,再度蝉联台湾最大磊晶厂商,如图3所示。由于韩国、中国等国家的LED产业地位快速窜升,也让近两年的晶电相继入股泰谷、南亚光、广镓等厂商,进行产业水平整合来壮大集团竞争力。此外也协同台湾、中国客户厂商连手在中国建立厂房,巩固未来产品的重要出海口。

而前十大磊芯片、晶粒厂商之中,成长率最高的为新世纪光电,营收跃增2.7倍。2009年公司营收主力的户外广告牌业务,因为景气衰退及大型建案相继结束,而造成营收大幅退20%以上。2010年除了广告牌市况转佳之外,也顺利切入照明、背光源等领域,2010年也收复第六的排名位置。
2011年台湾LED封装、模块产值逐季攀升创新高
由于LED已从中小尺寸面板快速渗透至笔记型计算机、电视尺寸的液晶面板背光源,台湾封装厂相继透过直接或间接管道打入三星、LG等液晶电视品牌厂供应链,造就高度营运成长佳绩。
在期待已久的照明市场方面,虽然过去厂商寄予厚望的中国十城万盏商机已有逐渐降温的迹象,但日本的LED球泡灯市场却在产品价格快速滑落与高电价的环境因素之下,率先在日本市场大放异彩,也让数家台湾LED照明公司争取到各大照明品牌厂代工商机。
在显示器背光源与LED照明两大高成长的应用领域带动之下,使得台湾LED封装与模块季产值一路攀升至第三季,幷创下持续历史新高水平,台湾2010年LED封装、模块产值可达新台币850亿元。
下游LED封装产品样式种类繁多, 厂商生产主要以表面粘着发光二极管(SMD LED)、传统Lamp、红外线IR组件(Infrared Components)、LED显示器(LED Display)等等,产品分类占比图4。

在所有LED封装产品之中,最大宗的产品为SMD封装形式产品,约占70%,举凡强调封装体薄度的手持式产品、Netbook、NB,和其它中大尺寸液晶显示器背光源所采用的侧向发光LED之外,还有照明用高功率LED这类特别强调散热能力的封装形式等都在此封装形式范畴内。由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与照明用途皆被厂商视为高成长应用领域,故此种封装形式亦成为各厂商大幅扩产的产品。居于第二位的为IR组件产品,则占16%左右。
以2010年下游LED封装、模块厂商营收排名来看,如图5所示,亿光电子居于首位,占台湾总产值
约23%,而光宝电子约占19%居次,排名第三为今台电子为未上市公司,其总营收推估约占有12%。
在友达集团的强力奥援之下,旗下隆达、威力盟相关公司营收业绩翻了三、四倍之多,分别位居第四与第七名。隆达在2010年第一季合并了转投资— 凯鼎科技的封装与模块产能,也一举拉近与亿光、光宝集团领先者的距离,进入鼎立局面。
LE2010年台湾LED业者相继切入中大尺寸背光源与照明应用,对内透过大举透过水平整合、垂直投资来壮大产业竞争力,对外协同相关应用客户厂商合作加码中国投资,积极切入各品牌厂供应链与同时适度分散客户群,并稳固未来产品出海口。
2011年仍将是显示器背光源与照明两大应用引领LED市场,当LED厂商都陆续跨过技术、价格门槛之后,代表整个产业大步成长可期,但竞争也势必更加激烈,以全球各大LED厂商生产中心的移动态势来看,2011年中国市场肯定是最受瞩目的战场之一。

上一篇:LED农业照明应用的五个发展之策
下一篇:有趣的发射照明的灯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Melexis以新型电机驱动芯片推动设计简化
-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高可靠性电容式传感,直面汽车应用严苛工况挑战
- 安谋科技Arm China发布CPU IP“星辰”STAR-MC3,助力客户高效部署端侧AI应用
- 罗姆与英飞凌携手推进SiC功率器件封装兼容性,为客户带来更高灵活度
- 东芝推出采用最新一代工艺技术的100V N沟道功率MOSFET,助力提高工业设备开关电源效率
- 从聚力向芯到生态共筑:以互联技术助力打造AI算力产业链闭环
- 摩尔斯微电子与普罗通信合作加速Wi-Fi HaLow市场普及
- 瑞萨电子推出针对未来工业和机器人应用的旗舰产品RA8T2 MCU 超高算力、高实时性、支持TSN及多协议工业以太网
- 双芯闪耀GDSCN832和GD32H75E激发EtherCAT更强威力
- 国内TOP15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国内TOP15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安森美USB-C充电方案技术细节
- 瑞萨电子推出针对未来工业和机器人应用的旗舰产品RA8T2 MCU 超高算力、高实时性、支持TSN及多协议工业以太网
- 从聚力向芯到生态共筑:以互联技术助力打造AI算力产业链闭环
- 安谋科技Arm China发布CPU IP“星辰”STAR-MC3,助力客户高效部署端侧AI应用
-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 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 东芝推出采用最新一代工艺技术的100V N沟道功率MOSFET,助力提高工业设备开关电源效率
- 共绘具身未来 ADI携手产业伙伴举行人形机器人媒体分享会
- 摩尔斯微电子完成8800万澳元(5900万美元)C轮融资,引领下一代物联网新纪元
- Vishay携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应用解决方案 参展PCIM Asia 2025
- 以技术创新破局“内卷”,武汉芯源半导体打造公司首颗32位全信号链高性价比MCU
- 倒闭超6000家!上半年国产芯片市场正加速变革
- 元器件终端市场洞察及机会分析|202508
-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与预判 | 2025年8月
- 全球TOP16电子代工厂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Infineon产品的2.5kW空调电源方案
- Wolfspeed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组合开启大规模商用,推动行业实现规模化量产
- 国内TOP15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全新高分辨率dToF传感器 开启精准识别新纪元
-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两款基于英诺赛科产品的48V四相2kW降压电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