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比森光电:稳固国际市场,提速上市
来源:高工LED 作者:--- 时间:2011-03-29 00:00
【高工LED专稿】 深圳市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艾比森”)是LED光电领域综合运营服务企业,专注于LED全彩显示屏和照明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产品解决方案。
自2005年第一块全彩显示屏销往中东至今,其研发生产的全彩显示屏销往了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以高性价比受到欧美客户青睐,国际市场占其市场份额70%,稳占国内LED光电显示领域出口大户地位。
2010年12月,艾比森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日程进入倒计时。
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日前向高工LED透露,上市之后将有一些较大的动作,比如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实施显示屏领域全球范围内的收购、兼并重组,加快布局国际化战略。
盯梢欧美高端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高工LED》:从2005年第一块显示屏销往沙特以来,艾比森的显示屏一直热销海外,是什么优势让你们的产品受到海外市场的青睐?
丁彦辉:欧美,尤其是美国客户对中国产品是不认可的,他们一直认为中国产品价格便宜,品质没保证,所以他们不愿意到中国来采购。
但是,当我们把艾比森的显示屏带给这些客户时,他们才了解到,其实中国的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服务,都是相当不错的。
实际上,现在我们的产品和那些高端客户的要求是匹配的。因为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去分析和判断,我们产品的前期投资比较低,而性能、质量也能满足他们需求。可以说,高性价比是我们打入欧美市场的利器。
《高工LED》:截至2010年年底,你们海外市场是怎么分布的?
丁彦辉:今年之前,我们的国际市场一直占了80%左右,最高的时候甚至占到90%。
虽然国内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因为国内显示屏行业的商业环境不好,所以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海外,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国内市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容量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也会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来增加中国市场的份额。
一来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二来是国内市场前景向好,2010年我们的销售额占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国际市场约占比70%,国内市场也提升到30%左右。
国际市场中,欧洲占了一半,其次是拉美、美国、非洲、亚洲等。这个布局也和我们预期的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是相匹配的。
《高工LED》:那么,你们的市场策略是否在向国内市场倾斜?
丁彦辉:可以肯定的一点是,2011年我们国际市场的目标是60%。我们将继续稳定和扩张欧美的高端市场,同时也开始进入一些新兴市场。未来几年,国内市场的份额应该会在50%左右。
《高工LED》:到目前,你们开拓了哪些新兴市场?战绩如何?
丁彦辉:现在我们有团队在做亚洲市场,但是因为亚洲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比较低,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现在进展相对缓慢。
《高工LED》: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市场一直比较低迷,2010年人民币汇率也屡创新高,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对你们的出口有什么影响?
丁彦辉:这对我们没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我们是用人民币结算的。
我们的周转期一般是一个月,就是我和客户签了合同,拿到美金之后一个月就结了,一个月之内汇率一般不会有多大变动。
而我们的主推产品是零首付的,即不需要客户预付款,客户提货后7天之内就能结算。这样的话,汇率就更不会有问题了。另外我们所处的LED行业还是一个很小的行业,不是一个传统行业,整个经济形势不好对我们没有太大影响。
这反倒是一个机会。这行业里的世界巨头,他们的某些产品的价格可能是我们的10倍。比如我们现在开发的EI06产品,技术、显示效果跟他们一样,价格却是他们的十分之一,而我还有很好的利润。
以前欧洲客户买他们的产品,可能需要花1000万人民币,而现在买我的只要花一百多万钱就够了。以前花得起一千万块钱,现在经济不景气,他们拿出两百万钱还是可以的,所以我们反倒有机会了。我们的产品推出去以后,一些客户购买的需求反而更大了。
上市倒计时,布局国际化战略
《高工LED》:2010年12月艾比森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是否意味着上市进入倒计时?
丁彦辉:我们力争在2011年上市,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高工LED》:2010年国星光电、雷曼光电先后上市。但是,不管是国星还是雷曼,库存问题是影响其成长性最大的风险,也一直是业界的一大隐忧。你们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困扰?
丁彦辉:艾比森做零首付,所以行业内很多人都认为艾比森存在这种情况。
其实,艾比森是零库存的。你可以看我的报表,我现在的存货是4000多万,而我上个月的订单就是4000多万,这些货都是上个月的订单。
这个月的库存是上个月的订单。由于订单太多,我现在都交不了货给客户,比如以前客户是7天交货,现在交不了,变成15天交货。还有好多客户订单排到45天之后。
这个行业里,很多公司库存问题比较严重,是因为他们销售做得不好,可是我们每个月有4000~5000万的订单,我们有正常周转,没有库存。,这主要是因为显示屏的最核心部件----发光管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我们每个月最多可以生产50KK的发光管,还不够用,我们还不得不从日亚、CREE购买部分发光管。
《高工LED》:上市后你们将有哪些动作?
丁彦辉:2011年我们有60件大事要做,涵盖销售、研发、流程、品牌等方面。其中照明这块的力气会花得大一点。
2010年4月,我们成立照明事业部。到目前,产品已经经过高端客户的认证、试样,准备利用显示屏领域建立的营销通路把产品卖出去。另外,我们今年投入在显示屏研发和销售的费用总共6000万元,其中研发有1200万元。
《高工LED》: 那么,你们在显示屏领域建立的营销通路覆盖面多大?未来有哪些扩展?
丁彦辉:艾比森和其他公司不同,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所以我们在全球建立了非常好的营销网络。
我们在国际上有3000个客户,其中300个相当于经销商一样的客户,跟艾比森的关系非常密切,分布在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把产品卖出去以后,第二步就是在海外设立服务点、办事处,这个已经着手在做了;第三步是开分公司;第四步是收购、兼并、重组。这就是我们国际化战略四步曲。
《高工LED》:那么,你们的国际化战略步伐进展如何?
丁彦辉:欧洲已经推进到第三阶段,开始着手建分公司或者办事处。
而有些地方,比如墨西哥已经走到第四步了,开始实施收购、兼并、重组。那家公司不是很大,但是有很好的销售通路,他们也看中我们的研发基地和系统,现在我们的ERP系统直接对他们开放,下一步我们的人将派过去,他们的人也派过来。
而一些新兴市场,比如印度,我们还在摸索着把产品卖出去。
规模化生产,首创零首付
《高工LED》:我们了解到,你们在业界力推“零首付”。这种模式是如何运行的?
丁彦辉:所谓“零首付”就是快速给客户交货,拒绝收客户预付款。
为什么要拒绝收客户的预付款呢?因为我发现有些客户是不愿意支付预付款的。
这个行业里,一些公司收了客户30%预付款,才去采购原材料,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最后出来的产品,也与客户要求有出入。这是一种绑架客户的行为。客往往很无奈,因而许多客户对支付预付款心存担忧而艾比森倡导的是,我们这里有现货,客户可以来看,看好后付全款拿走。如果客户对这货不满意,我们7天之内还可以退货。
《高工LED》:这种模式是不是就是有别于“定制”,需要你们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丁彦辉:我们现在追求的就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我们要做品牌服装店,不做裁缝店。
比如,我们A系列产品,是一千平方米批量生产,你不要我马上给另外的客户。你来了,看货,验货,满意就拿走。
以前的模式是定做,要交预付款。这是绑架客户的行为,对客户是非常不好的。
这个行业之前发生了很多客户投诉的事情,都是因为原来那种付预付款的交易模式。我们的目标是,把“零首付”模式变成行业的游戏规则,这样就解决了客户的顾虑,真正做到从客户角度出发,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另外,针对一些客户特殊的需求,我们也可以进行产品定制。这就把标准化规模化和产品定制很好的进行结合,而满足客户各种不同的需求。
《高工LED》:这种模式对你们的资金链有什么影响?
丁彦辉:没有,我们的现金流很好,银行里有几个亿存款,也有好几个亿的授信额度,至今都没有用。
另外,上市也能扩大我们的资金规模。
提升企业管理,夯实软实力
《高工LED》:我们了解到,艾比森很注重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的建设。能不能谈谈你们在这些方面有哪些特色?
丁彦辉:一直以来,艾比森用选继承人的标准选择人才。我们认为,这是培养员工忠诚度和凝聚力的不二法门。
艾比森为员工提供巨大的学习和成长空间。我们舍得花钱给员工培训。我们认为,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
2008年金融危机那年,因为整个经济疲软,平时忙碌的销售人员也能挤出一些时间,我们就关起门来给员工培训,重新把ISO9000系统学习一遍。也就是在2008年我们也上了ERP、CRM系统,到目前已经建立了ERP系统、CRM系统、HR系统、ISO14001体系、以及一个艾比森商学院实现整个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和员工知识库。
2010年员工培训预算300多万,但最后超支了。比如,我们把德鲁克的培训课程包下来,让六十个骨干员工进修。北大、清华开班,我们都派五六个员工去培训,费用由公司出,每人学费在5万左右。
目前还有很多公司忙于投资产品,我们认为投资员工才是最重要的。让员工成长,增强团队凝聚力,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高工LED》:国内LED行业高端人才紧缺,企业之间相互挖角行为非常普遍。艾比森有没有从国内外知名企业引进人才?
丁彦辉:我们也有一些人是从科锐、华为、联想、海尔过来的。
但是,我们更倾向于自己培养人才,用“空降”形式用人比较少。
一个企业的骨干,忠诚度是第一位的,一定是要通过培养才能形成。我们也愿意花时间去培养。
当然,目前行业里面挖角的情况是比较多,但是现在艾比森的人基本挖不走。因为他们都是股东。公司41个核心成员都持有公司股票,我把10%的股票送给了他们。
我们从2007年就这样做,把公司的股权结构化成虚拟的股票,当时是3年以上的老员工、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以及技术和销售骨干三类员工分到公司股票。
自2005年第一块全彩显示屏销往中东至今,其研发生产的全彩显示屏销往了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以高性价比受到欧美客户青睐,国际市场占其市场份额70%,稳占国内LED光电显示领域出口大户地位。
2010年12月,艾比森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日程进入倒计时。
艾比森董事长丁彦辉日前向高工LED透露,上市之后将有一些较大的动作,比如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实施显示屏领域全球范围内的收购、兼并重组,加快布局国际化战略。
盯梢欧美高端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高工LED》:从2005年第一块显示屏销往沙特以来,艾比森的显示屏一直热销海外,是什么优势让你们的产品受到海外市场的青睐?
丁彦辉:欧美,尤其是美国客户对中国产品是不认可的,他们一直认为中国产品价格便宜,品质没保证,所以他们不愿意到中国来采购。
但是,当我们把艾比森的显示屏带给这些客户时,他们才了解到,其实中国的产品无论是质量还是服务,都是相当不错的。
实际上,现在我们的产品和那些高端客户的要求是匹配的。因为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去分析和判断,我们产品的前期投资比较低,而性能、质量也能满足他们需求。可以说,高性价比是我们打入欧美市场的利器。
《高工LED》:截至2010年年底,你们海外市场是怎么分布的?
丁彦辉:今年之前,我们的国际市场一直占了80%左右,最高的时候甚至占到90%。
虽然国内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因为国内显示屏行业的商业环境不好,所以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海外,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国内市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和容量是不可估量的,我们也会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来增加中国市场的份额。
一来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二来是国内市场前景向好,2010年我们的销售额占比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国际市场约占比70%,国内市场也提升到30%左右。
国际市场中,欧洲占了一半,其次是拉美、美国、非洲、亚洲等。这个布局也和我们预期的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是相匹配的。
《高工LED》:那么,你们的市场策略是否在向国内市场倾斜?
丁彦辉:可以肯定的一点是,2011年我们国际市场的目标是60%。我们将继续稳定和扩张欧美的高端市场,同时也开始进入一些新兴市场。未来几年,国内市场的份额应该会在50%左右。
《高工LED》:到目前,你们开拓了哪些新兴市场?战绩如何?
丁彦辉:现在我们有团队在做亚洲市场,但是因为亚洲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比较低,对价格比较敏感,所以现在进展相对缓慢。
《高工LED》: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市场一直比较低迷,2010年人民币汇率也屡创新高,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对你们的出口有什么影响?
丁彦辉:这对我们没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我们是用人民币结算的。
我们的周转期一般是一个月,就是我和客户签了合同,拿到美金之后一个月就结了,一个月之内汇率一般不会有多大变动。
而我们的主推产品是零首付的,即不需要客户预付款,客户提货后7天之内就能结算。这样的话,汇率就更不会有问题了。另外我们所处的LED行业还是一个很小的行业,不是一个传统行业,整个经济形势不好对我们没有太大影响。
这反倒是一个机会。这行业里的世界巨头,他们的某些产品的价格可能是我们的10倍。比如我们现在开发的EI06产品,技术、显示效果跟他们一样,价格却是他们的十分之一,而我还有很好的利润。
以前欧洲客户买他们的产品,可能需要花1000万人民币,而现在买我的只要花一百多万钱就够了。以前花得起一千万块钱,现在经济不景气,他们拿出两百万钱还是可以的,所以我们反倒有机会了。我们的产品推出去以后,一些客户购买的需求反而更大了。
上市倒计时,布局国际化战略
《高工LED》:2010年12月艾比森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是否意味着上市进入倒计时?
丁彦辉:我们力争在2011年上市,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高工LED》:2010年国星光电、雷曼光电先后上市。但是,不管是国星还是雷曼,库存问题是影响其成长性最大的风险,也一直是业界的一大隐忧。你们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困扰?
丁彦辉:艾比森做零首付,所以行业内很多人都认为艾比森存在这种情况。
其实,艾比森是零库存的。你可以看我的报表,我现在的存货是4000多万,而我上个月的订单就是4000多万,这些货都是上个月的订单。
这个月的库存是上个月的订单。由于订单太多,我现在都交不了货给客户,比如以前客户是7天交货,现在交不了,变成15天交货。还有好多客户订单排到45天之后。
这个行业里,很多公司库存问题比较严重,是因为他们销售做得不好,可是我们每个月有4000~5000万的订单,我们有正常周转,没有库存。,这主要是因为显示屏的最核心部件----发光管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我们每个月最多可以生产50KK的发光管,还不够用,我们还不得不从日亚、CREE购买部分发光管。
《高工LED》:上市后你们将有哪些动作?
丁彦辉:2011年我们有60件大事要做,涵盖销售、研发、流程、品牌等方面。其中照明这块的力气会花得大一点。
2010年4月,我们成立照明事业部。到目前,产品已经经过高端客户的认证、试样,准备利用显示屏领域建立的营销通路把产品卖出去。另外,我们今年投入在显示屏研发和销售的费用总共6000万元,其中研发有1200万元。
《高工LED》: 那么,你们在显示屏领域建立的营销通路覆盖面多大?未来有哪些扩展?
丁彦辉:艾比森和其他公司不同,最大的优势在于我们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所以我们在全球建立了非常好的营销网络。
我们在国际上有3000个客户,其中300个相当于经销商一样的客户,跟艾比森的关系非常密切,分布在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把产品卖出去以后,第二步就是在海外设立服务点、办事处,这个已经着手在做了;第三步是开分公司;第四步是收购、兼并、重组。这就是我们国际化战略四步曲。
《高工LED》:那么,你们的国际化战略步伐进展如何?
丁彦辉:欧洲已经推进到第三阶段,开始着手建分公司或者办事处。
而有些地方,比如墨西哥已经走到第四步了,开始实施收购、兼并、重组。那家公司不是很大,但是有很好的销售通路,他们也看中我们的研发基地和系统,现在我们的ERP系统直接对他们开放,下一步我们的人将派过去,他们的人也派过来。
而一些新兴市场,比如印度,我们还在摸索着把产品卖出去。
规模化生产,首创零首付
《高工LED》:我们了解到,你们在业界力推“零首付”。这种模式是如何运行的?
丁彦辉:所谓“零首付”就是快速给客户交货,拒绝收客户预付款。
为什么要拒绝收客户的预付款呢?因为我发现有些客户是不愿意支付预付款的。
这个行业里,一些公司收了客户30%预付款,才去采购原材料,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最后出来的产品,也与客户要求有出入。这是一种绑架客户的行为。客往往很无奈,因而许多客户对支付预付款心存担忧而艾比森倡导的是,我们这里有现货,客户可以来看,看好后付全款拿走。如果客户对这货不满意,我们7天之内还可以退货。
《高工LED》:这种模式是不是就是有别于“定制”,需要你们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丁彦辉:我们现在追求的就是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我们要做品牌服装店,不做裁缝店。
比如,我们A系列产品,是一千平方米批量生产,你不要我马上给另外的客户。你来了,看货,验货,满意就拿走。
以前的模式是定做,要交预付款。这是绑架客户的行为,对客户是非常不好的。
这个行业之前发生了很多客户投诉的事情,都是因为原来那种付预付款的交易模式。我们的目标是,把“零首付”模式变成行业的游戏规则,这样就解决了客户的顾虑,真正做到从客户角度出发,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另外,针对一些客户特殊的需求,我们也可以进行产品定制。这就把标准化规模化和产品定制很好的进行结合,而满足客户各种不同的需求。
《高工LED》:这种模式对你们的资金链有什么影响?
丁彦辉:没有,我们的现金流很好,银行里有几个亿存款,也有好几个亿的授信额度,至今都没有用。
另外,上市也能扩大我们的资金规模。
提升企业管理,夯实软实力
《高工LED》:我们了解到,艾比森很注重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的建设。能不能谈谈你们在这些方面有哪些特色?
丁彦辉:一直以来,艾比森用选继承人的标准选择人才。我们认为,这是培养员工忠诚度和凝聚力的不二法门。
艾比森为员工提供巨大的学习和成长空间。我们舍得花钱给员工培训。我们认为,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
2008年金融危机那年,因为整个经济疲软,平时忙碌的销售人员也能挤出一些时间,我们就关起门来给员工培训,重新把ISO9000系统学习一遍。也就是在2008年我们
2010年员工培训预算300多万,但最后超支了。比如,我们把德鲁克的培训课程包下来,让六十个骨干员工进修。北大、清华开班,我们都派五六个员工去培训,费用由公司出,每人学费在5万左右。
目前还有很多公司忙于投资产品,我们认为投资员工才是最重要的。让员工成长,增强团队凝聚力,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高工LED》:国内LED行业高端人才紧缺,企业之间相互挖角行为非常普遍。艾比森有没有从国内外知名企业引进人才?
丁彦辉:我们也有一些人是从科锐、华为、联想、海尔过来的。
但是,我们更倾向于自己培养人才,用“空降”形式用人比较少。
一个企业的骨干,忠诚度是第一位的,一定是要通过培养才能形成。我们也愿意花时间去培养。
当然,目前行业里面挖角的情况是比较多,但是现在艾比森的人基本挖不走。因为他们都是股东。公司41个核心成员都持有公司股票,我把10%的股票送给了他们。
我们从2007年就这样做,把公司的股权结构化成虚拟的股票,当时是3年以上的老员工、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以及技术和销售骨干三类员工分到公司股票。
下一篇:三安光电再获财政补贴1.29亿元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Melexis以新型电机驱动芯片推动设计简化
-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高可靠性电容式传感,直面汽车应用严苛工况挑战
- 安谋科技Arm China发布CPU IP“星辰”STAR-MC3,助力客户高效部署端侧AI应用
- 罗姆与英飞凌携手推进SiC功率器件封装兼容性,为客户带来更高灵活度
- 东芝推出采用最新一代工艺技术的100V N沟道功率MOSFET,助力提高工业设备开关电源效率
- 从聚力向芯到生态共筑:以互联技术助力打造AI算力产业链闭环
- 摩尔斯微电子与普罗通信合作加速Wi-Fi HaLow市场普及
- 瑞萨电子推出针对未来工业和机器人应用的旗舰产品RA8T2 MCU 超高算力、高实时性、支持TSN及多协议工业以太网
- 双芯闪耀GDSCN832和GD32H75E激发EtherCAT更强威力
- 国内TOP15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国内TOP15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安森美USB-C充电方案技术细节
- 瑞萨电子推出针对未来工业和机器人应用的旗舰产品RA8T2 MCU 超高算力、高实时性、支持TSN及多协议工业以太网
- 从聚力向芯到生态共筑:以互联技术助力打造AI算力产业链闭环
- 安谋科技Arm China发布CPU IP“星辰”STAR-MC3,助力客户高效部署端侧AI应用
- 2025迎人形机器人量产拐点 兆易创新全栈芯片已就位
- 摩尔斯微电子完成8800万澳元(5900万美元)C轮融资,引领下一代物联网新纪元
- 东芝推出采用最新一代工艺技术的100V N沟道功率MOSFET,助力提高工业设备开关电源效率
- 共绘具身未来 ADI携手产业伙伴举行人形机器人媒体分享会
- Vishay携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应用解决方案 参展PCIM Asia 2025
- 以技术创新破局“内卷”,武汉芯源半导体打造公司首颗32位全信号链高性价比MCU
- 倒闭超6000家!上半年国产芯片市场正加速变革
- 元器件终端市场洞察及机会分析|202508
- 电子元器件销售行情分析与预判 | 2025年8月
- 全球TOP16电子代工厂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Infineon产品的2.5kW空调电源方案
- Wolfspeed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组合开启大规模商用,推动行业实现规模化量产
- 国内TOP15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上半年业绩大PK
-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全新高分辨率dToF传感器 开启精准识别新纪元
-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两款基于英诺赛科产品的48V四相2kW降压电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