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华光SiC衬底制备大功率芯片取得重大进展
来源:高工LED 作者:--- 时间:2011-04-03 00:00
【高工LED专稿】 【高工LED讯】近日,高工LED记者从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公司获悉,其在高功率碳化硅(SiC)衬底制备大功率LED芯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倒装垂直结构芯片裸晶功率达到400mW。
泰山学者、浪潮华光常务副总经理徐现刚博士告诉记者,这是一片用碳化硅做衬底、长上了氮化镓(GaN)发光薄膜的外延片,最多可以做成4万粒芯片(管芯)。
徐现刚告诉记者,LED产业的特点是下游跟着上游走,得材料者得天下。目前生产蓝绿光LED外延片的衬底材料主要有蓝宝石和碳化硅,其核心技术分别被日本日亚公司和美国科锐公司封锁;而在大功率LED器件制备上碳化硅衬底拥有绝对优势。
碳化硅晶体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又称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高温半导体材料等,在耐高温、抗辐射、抗腐蚀、耐高击穿电压等方面的性能非常优越,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航天、军工、核能等领域,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碳化硅单晶却是最难生长的人工晶体之一,需在2100℃以上保持高真空一周以上,对籽晶质量、固定方式等也有很高要求。一片2英寸的碳化硅晶片,国际售价高达500美元。高昂的原材料成本,使碳化硅半导体器件价格居高不下,虽具有诸多优点,但只能用于特殊领域,成为制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瓶颈。
此前,徐现刚带领他的技术团队自主研发成功碳化硅单晶生长炉,在短时间内成功生长出直径2英寸的碳化硅晶体,解决了切片、抛光等工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第4个有能力生长这种晶体的国家。目前,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建成了碳化硅单晶生长、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3英寸衬底达到“开盒即用”水平,且实现了小批量生产,4英寸衬底已经研制成功。
近几年,中国LED芯片国产化率虽然达到了50%以上,但基本上还是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国产LED芯片很少能够打入液晶电视背光、车用照明等高端产品的供应链之中。2010年,浪潮华光研发成功液晶电视背光源芯片并实现量产,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二分之一。
泰山学者、浪潮华光常务副总经理徐现刚博士告诉记者,这是一片用碳化硅做衬底、长上了氮化镓(GaN)发光薄膜的外延片,最多可以做成4万粒芯片(管芯)。
徐现刚告诉记者,LED产业的特点是下游跟着上游走,得材料者得天下。目前生产蓝绿光LED外延片的衬底材料主要有蓝宝石和碳化硅,其核心技术分别被日本日亚公司和美国科锐公司封锁;而在大功率LED器件制备上碳化硅衬底拥有绝对优势。
碳化硅晶体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又称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高温半导体材料等,在耐高温、抗辐射、抗腐蚀、耐高击穿电压等方面的性能非常优越,可广泛应用于电子、航天、军工、核能等领域,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碳化硅单晶却是最难生长的人工晶体之一,需在2100℃以上保持高真空一周以上,对籽晶质量、固定方式等也有很高要求。一片2英寸的碳化硅晶片,国际售价高达500美元。高昂的原材料成本,使碳化硅半导体器件价格居高不下,虽具有诸多优点,但只能用于特殊领域,成为制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瓶颈。
此前,徐现刚带领他的技术团队自主研发成功碳化硅单晶生长炉,在短时间内成功生长出直径2英寸的碳化硅晶体,解决了切片、抛光等工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第4个有能力生长这种晶体的国家。目前,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建成了碳化硅单晶生长、机械加工完整生产线,3英寸衬底达到“开盒即用”水平,且实现了小批量生产,4英寸衬底已经研制成功。
近几年,中国LED芯片国产化率虽然达到了50%以上,但基本上还是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国产LED芯片很少能够打入液晶电视背光、车用照明等高端产品的供应链之中。2010年,浪潮华光研发成功液晶电视背光源芯片并实现量产,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二分之一。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安森美发布垂直氮化镓(GaN)半导体:为人工智能(AI)与电气化领域 带来突破性技术
- 如何选择通用运算放大器、零漂移放大器、电流检测放大器?
- 整合赋能,引领创新!大联大品佳集团荣获第七届“金辑奖之最佳技术实践应用”奖
- 精进不辍,领驭浪潮!大联大世平集团荣获2025“金辑奖之最佳技术实践应用”奖
- 最新消息!闻泰科技发声:要求荷兰归还安世控制权
- 再获殊荣!大联大荣膺第八届蓝点奖之国际影响力品牌奖
- Vishay推出5 W小型1206封装Power Metal Strip 电阻器
- 思特威推出“暗光之王”超星光级全高清智能安防应用图像传感器
- 东芝推出双通道标准数字隔离器,助力工业应用实现稳定的高速隔离数据传输
- 罗姆面向下一代800 VDC架构发布电源解决方案白皮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