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企业聚首把脉LED产业 出路在"抱团打天下"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时间:2011-12-02 00:00
【高工LED综合报道】 国内LED在“行业春天”高烧不退的情况下,企业却临近冬天。而高烧不退的一个信号是,全国外延设备已达1400台,相当于目前全世界外延设备的总和。近日,全国300多家LED企业汇聚江西高安市,举行首届中国LED产业资源整合及健康发展峰会,共同为LED产业把脉。
症状LED产业高烧不退
深圳市易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俊用“发烧”二字来形容目前的LED产业。他认为,目前中国LED产业发展存在严重误区。这种误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策市场扶持的误区,政策扶持LED照明大多在户外应用上发力,而在室内应用上少有用功。LED照明发展的路径恰好相反,应该遵循LED应用技术从室内稳定性环境,到户外非稳定性环境推广的路径。二是产业园区建设的误区,一些企业所建LED产业园区只是为了圈地。三是企业发展定位的误区。很多企业缺少对主业的坚守。四是产品战略定位的误区,一些大有前途的细分消费市场少人用心。
应该说,LED作为新兴产业,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政策,有着每年上千亿元的照明产品替换性市场,“钱”途一片光明。事实上,最近几年全国LED产业销售总额的增长也证明了产业前景:2009年827亿元,2010年1200亿元,预计2015年达6000亿元。
深圳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王殿甫说,从2005年到2010年是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发展期。全国中小LED企业目前已达3500多家,深圳发展到1350家之多,其中99%是中小企业,80%是做应用产品的企业。与此同时,各有关地方政府以高补贴和高投入的方式,上马LED上游产业项目。据初步统计,已订货和已到货的外延设备达1400台,相当目前全世界外延设备的总和。
王殿甫说,产业高烧之下,由于国际“气候”变化,经济危机不断升级,出口受阻,加上国内沿海地区运营成本增高,LED产业开始洗牌:产品质量好、管理精细、资金运作正常的企业,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部分企业由于粗放经营,或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有的破产,有的倒闭,有的重组。高工LED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说,根据他们的调研,1400台外延设备中的一半左右正处于停产状态。
在峰会上,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高级工程师管志斌对眼下LED产业的上述现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行业春天企业冬天”。
症状LED产业高烧不退
深圳市易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俊用“发烧”二字来形容目前的LED产业。他认为,目前中国LED产业发展存在严重误区。这种误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策市场扶持的误区,政策扶持LED照明大多在户外应用上发力,而在室内应用上少有用功。LED照明发展的路径恰好相反,应该遵循LED应用技术从室内稳定性环境,到户外非稳定性环境推广的路径。二是产业园区建设的误区,一些企业所建LED产业园区只是为了圈地。三是企业发展定位的误区。很多企业缺少对主业的坚守。四是产品战略定位的误区,一些大有前途的细分消费市场少人用心。
应该说,LED作为新兴产业,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政策,有着每年上千亿元的照明产品替换性市场,“钱”途一片光明。事实上,最近几年全国LED产业销售总额的增长也证明了产业前景:2009年827亿元,2010年1200亿元,预计2015年达6000亿元。
深圳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王殿甫说,从2005年到2010年是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发展期。全国中小LED企业目前已达3500多家,深圳发展到1350家之多,其中99%是中小企业,80%是做应用产品的企业。与此同时,各有关地方政府以高补贴和高投入的方式,上马LED上游产业项目。据初步统计,已订货和已到货的外延设备达1400台,相当目前全世界外延设备的总和。
王殿甫说,产业高烧之下,由于国际“气候”变化,经济危机不断升级,出口受阻,加上国内沿海地区运营成本增高,LED产业开始洗牌:产品质量好、管理精细、资金运作正常的企业,仍然以较高的速度增长;部分企业由于粗放经营,或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有的破产,有的倒闭,有的重组。高工LED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说,根据他们的调研,1400台外延设备中的一半左右正处于停产状态。
在峰会上,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高级工程师管志斌对眼下LED产业的上述现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即“行业春天企业冬天”。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 Melexis升级锁存器,为电机应用“瘦身”
- 天空之眼:下一代无人机的AI视觉系统
- 以技术创新破局“内卷”,武汉芯源半导体打造公司首颗32位全信号链高性价比MCU
- 倒闭超6000家!上半年国产芯片市场正加速变革
- 思特威推出5000万像素1.0μm手机应用CMOS图像传感器
- 适用于高功率密度车载充电器的紧凑型SiC模块
- 赋能人工智能未来:ADI宣布支持800 VDC数据中心架构
- 艾迈斯欧司朗成功实现UV-C LED工作效率翻倍,为无汞消毒树立新标杆
- 东芝推出采用TOLL封装的第3代650V SiC MOSFET
- ADI采用NVIDIA Jetson Thor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物理智能与推理能力发展
- 以技术创新破局“内卷”,武汉芯源半导体打造公司首颗32位全信号链高性价比MCU
- 倒闭超6000家!上半年国产芯片市场正加速变革
- Melexis升级锁存器,为电机应用“瘦身”
- 思特威推出5000万像素1.0μm手机应用CMOS图像传感器
- 适用于高功率密度车载充电器的紧凑型SiC模块
- ADI采用NVIDIA Jetson Thor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物理智能与推理能力发展
- 瑞萨电子推出面向下一代智能家电和表计类产品的超低功耗RL78/L23 MCU
- 天空之眼:下一代无人机的AI视觉系统
- 东芝推出采用TOLL封装的第3代650V SiC MOSFET
- 赋能人工智能未来:ADI宣布支持800 VDC数据中心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