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投资过热,中小企业或面临洗牌风险

来源:国际LED资讯网 作者:--- 时间:2011-07-26 00:00

led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GLII)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LED产值超过1500亿元,同比增长43%,预计最快在2015年,LED在中国照明市场的渗透率将达到20%,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
 
GLII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LED下游照明应用领域投资总额为230亿,今年新增加170亿投资规模。但国内LED照明发展火热的情形,并没有让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张隆凯兴奋,相反,张隆凯对今年下半年国内LED照明产业的竞争态势深表担忧,他表示,市场的火拼会让一批中小企业面临洗牌风险。
 
5000亿元LED蛋糕让国内外照明巨头虎视眈眈。但LED照明产品却一直“叫好不叫座”,市场反应很冷淡,很多企业的大投入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剑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LED照明市场属于爆发性增长类型,洗牌较早,并且会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


 
寒冷的市场

产能未释放,大企业纷纷介入,中小企业的LED照明市场非常寒冷。
 
近两年国内上游外延芯片企业购买MOCVD机台的芯片产能并未得到释放,无论芯片还是封装技术都还有待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晶日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世友给记者做了分析:“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LED照明技术的突破还需要两三年时间,上游产能的释放也至少还需要两三年时间。”
 
据GLII调查了解,从去年开始从事LED照明应用的中小企业都在亏钱,国内的市场也仅限于政府公共照明,景观照明,和刚刚起步的商业照明,而市场份额最大的室内通用照明还没有真正起来。高工LED研究所总监张宏标认为,很多小企业都在艰难的维持着生存状态,等待着国内LED室内照明市场的爆发。
 
虽然市场还没有打开,但是目前LED照明企业所释放的产能已经很大,众多传统照明巨头以及刚刚涉足LED照明的大型企业都在处于产品试水期(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纷纷推出全系列LED照明产品,但多数以OEM形式释放产能),等待市场的爆发。对此,张隆凯无奈地向高工LED记者表示,“今年全球照明市场(包括传统和LED照明)容量基本没变,但是又新进了40%的企业。然而在市场整体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又多出40%产品来分羹同一块蛋糕,那么怎么消化呢?市场有一个临界点,超出临界点,必然会引起洗牌,导致那些无力支撑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市场”。
 
一方面是产能还没有释放,另一方面是大企业的纷纷涌入。早些年,中小型LED照明企业比较赚钱,但是现在却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国内某LED照明厂商曾向高工LED记者透露一些细微的变化,从去年开始,依靠传统请客吃饭下订单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太受用,拼价格抢订单,入不敷出,生存日益艰难。
 
与此同时进入2011年,传统家电行业巨头美的,康佳,创维,三星等纷纷涉足LED照明,据张宏标分析,今年LED照明企业将增加1000多家,其中传统照明的转型企业将占到50%以上的比重。
 
而对于未来的企业竞争格局,周剑宏告诉高工LED记者:“小企业没有成本优势,康佳集团2003年投入到LED照明,从研发,生产到销售;从封装厂,到芯片厂,再到照明厂,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这种规模量产化下的成本优势是很多中小企业所无法比拟的。”
 
周剑宏还表示,目前大企业对中小企业造成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品牌的冲击,二是规模下的成本冲击,三是品质的冲击。


生存的困境

“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市场定位不准确、头脑发热式盲目跟风、很多中小企业在核心技术上没有一定的技术沉淀,导致产品质量严重不过关,客户对产品质量失去最起码的信心,客户盲目杀价格等一系例恶性循环的问题。”LED行业资深资源整合人士杨益浩对记者表示。
 
周剑宏认为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流,在国家财政一再收紧的情况下,企业资金链势必会再次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工程项目下,中小企业无法采取EMC,B2C等模式。
 
资金在限制企业市场扩张的同时,对于LED这样的技术仍处于不断更替型的产业,生产线设备的翻新改造也将决定企业的生存能力。对此,陈凯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3535是未来的大功率封装主流,但是它的生产线成本和产能远非传统朗伯型封装可比,一条3535生产线成本至少要投入2千万人民币,如果没有资金,跟不上主流,企业原有的产品线将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使用的单条封装生产线投入大约在250万元左右。如此一来,2千万就相当于订购10条生产线,而目前中小企业最多只有三四条生产线传统封装线,所以一条3535生产线也就让大部分中小企业望而生畏了。此外,2千万的生产线成本相当于某些小企业一年的销售额。
 
此外,银根的持续收紧,也让很多中小LED企业陷入生存和发展的资金困境。去年以来,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1.5%的水平已经是创出历史新高。而借助民间融资渠道的中小企业,由于必须在承兑汇票贴现后才能使用,这样算下来整体的银行融资成本达到了12%。对于目前产品毛利率不过15%的中小型企业而言,怎么承受得住如此大的贷款融资压力。
 
今年上半年,江浙一带的中小型LED照明企业在银根收紧的情况下濒临倒闭。根据浙江省工商局发布的“全省民营企业景气指数二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在其跟踪监测的2600户民营企业中,31%的企业认为当前融资成本过高。
 
“LED照明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不超过10%,利润率超过5%的企业也不多,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比2008年还要艰难。”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办公室主任蔡章生对高工LED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升值和各种成本上升带来的叠加效应,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压力。原材料上涨,人力成本上涨,让处于资金紧缺状态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
 
缺市场、缺核心竞争力技术、缺资金、缺设备、使中小企业处境尴尬。

未来的出路

目前,LED照明趋向于多功能化,智能化,张隆凯认为,LED照明的发展先从照明产品开始,然后向智能系统发展,与家居、通信等相结合,最终的发展趋势是整体照明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整体照明解决方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张隆凯认为,未来只有三种企业能提供整体方案,才能在产业洗牌中生存下来。一是大型传统照明企业,他们有渠道优势;二是从其他行业转型的具有雄厚资金背景的企业;三是走封装应用一体化道路的企业。但是,在大企业不重视的非主流市场,中小企业仍然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对此,周剑宏与张隆凯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表示,中小企业没有成本优势,就只能走特色化和专业化道路。中小企业有自己的专业,注重产品品质,才能有竞争,才能跟大企业的规模化,量产化,成本化进行抗争。
 
目前中国LED行业的技术、产品和市场都还处于激烈演变状态中,专业化协作和分工也许才是产业健康发展之的必经之路。在“产业热得烫手,企业冷得发抖”的情况下,能生存下去的企业会有多少呢?杨益浩认为,一味拼价格而降低产品质量的企业,迟早会面临市场淘汰的风险。
 
“我们这个行业就如同上世纪兴起的电视机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下,最后只有那么几家大公司生存下来。在这个时候,通过行业组织、或社会机构出面来协调解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整合。将会大大的减少产品在市场、研发、技术、管理的成本”,杨益浩进一步表示,企业的发展需要模仿与自主创新,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协作开发将会减少一些恶性竞争、还企业一个更美好的春天。
 
目前,LED技术和产品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领域必将会越来越广泛,甚至某一类应用产品就可能独立发展成一个产业。LED产品专业化应用会不断将市场进行细分,未来中小企业完全可以集中自己拥有的某方面优势和资源,锁定一个细分市场来获得做大做强的发展空间。

以下为广告链接>>>

2011版《中国LED行业大全》
收录全国LED企业约5000家厂商名录,约450页,含公司名称、地址、电话、传真、网址、邮箱和主营产品、联系人等;是LED行业开拓市场必备工具书;深具参考价值。
咨询:0755-8621 1900    13510968806    15818680656 
QQ:800 003 076            网址:www、ledzx、cn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