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LED制造上具有指导位置 LED代工生态转型关键

来源:LED芯片网信息中心 作者:--- 时间:2012-05-21 00:00

led

FM5科技讯 台湾是全球LED晶粒的最大供应国,在2011年度产值达新台币478亿元。台湾在LED制造上具有领导地位,相关的厂商例如晶电、亿光等,但在照明产业的发展上面,2011年台湾LED照明市场大约是新台币93亿元,虽然相较2009年成长24%,但内需市场并不够支撑起整个产业,台湾厂商向外走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模式。

台湾地区LED厂商在中国当地采取结盟方式

台湾地区2008年LED总产值高达19.42亿美元,约占全球总产值26%,仅次于日本。若依LED路灯各国和地区市场贡献比重来看,全球添置100万盏的LED路灯中,就有50%来自中国大陆市场,因此,如何抢进中国大陆LED路灯市场应是台湾厂商的主要策略目标。

就全球LED路灯市场投入状况分析,由于照明灯具属区域需求差异度较高的产业,亦即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和产品规格,即使是全球前五大照明厂商,如Philips、松下电工等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也仅达30%左右,所以区域市场内产业链的整并与策略联盟,便成为掌控市场的重要关键。

台湾地区LED厂商在中国当地采取结盟方式,布局已深,包括晶元光电和一诠精密、光宝科技、亿光电子、佰鸿工业等,纷纷与中国大陆LED封装及系统厂、交通信号灯及路灯供货商、光电厂商等策略合作,以抢占中国大陆LED路灯市场。在集团方面,如鸿海,则透过合并与设备添购,快速扩产,进军LED照明市场。由于目前LED路灯主要有三种分工模式,包括提供芯片、芯片封装/系统封装以及模块,台湾在本土LED上下游供应链完整,对于光学、散热、电路控制等相关产业拥有技术、价格与地域优势,可望取得大多数中国大陆LED路灯订单。

采用LED路灯可以节省庞大能源开销,面对急速窜升的LED路灯市场,更有机会为产业寻找新商机,2010年后,随着LED发光效率提升以及国外大厂白光LED的专利到期,更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LED照明渗透率;LED从指示灯进入能源领域,市场差异大,在成为能源产业一环后,恐怕也只有大型制造业如鸿海集团才能玩得动,至于LED专业制造商,则须仰赖利基市场,以及与新加入的制造大厂联盟或整并,才能走出一片“光明”。

台湾代工生态转型关键

这几年来,台湾厂商都往LED的灯泡、路灯、直管灯这几种产品发展,主要都是采取OEM或ODM方式,台湾的利基在磊晶晶粒制造、封装、模块上,许多厂商也进入例如飞利浦这些国际大厂的供应链,替大厂进行代工。

为了提升竞争力,国际品牌厂商除了掌握关键技术与专利,也纷纷以并购、策略联盟手段进行产业链整合,例如美国科锐(Cree)在2007年起,就以2亿美元并购香港封装厂Cotco,一方面整合LED上游,一方面藉机布局中国市场;韩国LG则在2009年起与日本LED元件厂日亚化工(Nichia)策略联盟,并在2011年并购德国照明厂Siteco Lighting GmbH,期待能对客户提供一次购足的服务。

韩国LED产业由系统商建构完整产业链,积极提高设备与材料自给率,并强化与照明厂商的联结,从全球高亮度LED前十大厂商排行榜看来,在2009年的榜单中,没有任何一家韩国厂商,但是到了2010年,韩国的三星、SSL以及LG都进榜,其中三星紧追日亚化工名列第二。可见韩国制造商的兴起,采取集中式成长模式,更聚焦于长期发展。

面对LED照明产业的生态变迁,台湾厂商现在不能只替品牌大厂代工,也必须推展自有品牌。今年三月中旬,台塑集团宣告主打自有品牌,透过旗下南亚光电,结合晶电、嘉晶、福懋科与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资源,成为全球首家能够自动化生产7瓦LED节能球泡灯的厂商,生产线预计6月起量产。

长期而言,LED依旧是一个成长的产业,例如日本331地震后电费上升,全民开始节能减碳运动,让日本LED灯泡的渗透率高达四成,为世界第一,未来在环保的思维下,全球LED照明的渗透率可望突破10%。就台湾而言,在公共政策的推广下,预期2012年全台湾LED内需市场可以成长到新台币130亿元的规模。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