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把大学生村官作为“人才战略储备库”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 时间:2011-07-25 00:00

led

  7月23日,是郑福源赴仪征大仪镇路南村担任大学生村官三周年的纪念日。三年来,郑福源在“村官”岗位上迅速成长,现在除了是路南村党委书记和嘉康菇业有限公司的合伙人外,还多了一个身份——仪征团市委副书记。

郑福源三年前从南京审计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到路南村任职,次年10月通过公推直选全票当选仪征市大仪镇路南村党委书记,成为扬州大学生村官中的第一个村党委书记。在路南村期间,郑福源将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定为最大的目标,他参与创办嘉康菇业有限公司,如今仅占地30亩的金针菇场,就吸纳了当地100多名村民就业。他还独立开发了20亩大棚,利用菌菇厂的下脚料搞蔬菜种植,带动百姓致富。因为实绩突出,郑福源近日经过组织推荐、文化考试、公开面试、市委常委会票决和公示,正式担任仪征市团委副书记,成为推行大学生村官试点以来,扬州市首位荣登科(局)级领导岗位的大学生村官。

在扬州,像郑福源这样因为工作干得好、表现突出获得提拔的大学生村官不是少数。目前,扬州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社区)“两委”正职的已有101名,担任副书记、副主任和助理的比例超过90%,部分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乡镇和县的领导班子成员。

“把大学生村官作为人才引进,作为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不仅让他们在村官岗位干得好、留得住,还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扬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长金说,让大学生村官群体成为未来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这是扬州市把引进、培养大学生村官作为一项重大人才战略背后的良苦用心。

据了解,扬州市目前面向全国择优选聘大学生村官。去年择优选聘的220名大学生村官中,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211”、“985”名牌高校的有58名。利用“大学生村官”这块阵地,扬州市吸引来了以往根本不可能引进优秀人才,为了留住他们,让他们把扬州作为今后事业的发源地,该市则努力为每一个大学生村官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我们有‘五个留人’。”张长今介绍,“以事业留人”,就是积极提拔工作积极、实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以环境留人”,就是坚持把大学生村官等同后备干部培养,当作优秀人才使用;“以实业留人”,该市设立规模超过1亿元的创业扶持资金,扶持大学生村官投身创业;“以感情留人”,全市各级干部和社会各界志愿者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子、交朋友,开展“结对牵手、交友连心”活动;“以待遇留人”,在全面落实江苏省规定的大学生村官各项工资、保险、福利待遇的基础上,为大学生村官配备电动车、电脑、手机、宿舍和一张连心卡,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

正因为择优录取、重用重管,近几年来扬州选聘的1500多名大学生村官,至今无一人因在生活和工作上感到失落、困难而离去,这些大学生村官正成为支撑未来扬州发展最强大的人才后备军。

编辑:向佐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