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银行夜里关闭空调照明过亮 取钱如洗桑拿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时间:2011-07-26 00:00

led

在沪出差的商旅客人陶先生向本报夏令热线反映,上海部分自助银行的空调一到晚上就关闭,冷气系统形如虚设,取一次钱就像?一把“桑拿”。而24小时自助银行的设立是上海金融服务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夜间服务的覆盖。

记者晚间走访南京路步行街和铁路上海站北广场两处银行业务相对繁忙的区域,共11家银行17处自助网点。当晚室外气温30℃,空调运行的有8间,9间未运行,温度大多在30℃以上。

网点一:南京西路585号,20:03,20℃

约35平方米的室内放置了8台自助终端,可能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空调温度设置相对较低,体感非常舒适。来自湖南的游客戴先生表示这样的温度“很爽”,夏天就应该享受如此服务。不过,他建议银行在午夜以后可以适当调高温度,避免浪费。

网点二:湖北路258号,21:15,32℃

两位附近商场的营业员似乎正在这里存取当日营业款,数额不小。起初一位同行者站在ATM机玻璃隔间外充当“保安”,几分钟过去,同伴难忍室内高温,留下一句“我先出去了”,便跑到外面躲避酷热。记者仅在此逗留了一两分钟,双臂外侧就已布满小汗滴,汗流浃背地回到室外,让人有走进空调房的错觉。

网点三:中兴路1130号,22:58,32℃

记者在深夜时分仍目睹两批客人在此办理业务,可见距北广场咫尺之遥的这家网点多受欢迎。银行内,5台自助设备“挤”在不到15平方米的空间,没有空调,耳边是呼呼的散热风扇声,让人心情烦躁。办完业务的顾客,个个都带着一身大汗夺门而出。

作为服务业的高端领域,金融行业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这与低碳环保理念并不冲突。人在高温环境下容易疲劳和烦躁,并导致行为出错。目前,中小银行夜间运行空调的积极程度高于大银行,而一些大型银行不同网点空调开启与关闭的步调也并不一致。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除了空调没开和设备运行散热外,自助银行室内照明过亮、缺乏必要的空气流通,也是导致温度过高的重要原因。中华新路496号一个网点的自助终端顶部竟然安装着高亮度射灯,玻璃隔间内的温度也很高。在未运行空调的自助银行,平均温度要比室外高5摄氏度,在几乎密不透风的小房间内,要按密码、输金额,耳边还有“警方提醒”,这样的滋味,并不好受。

银行可以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妥善的空调运行方案,调整照明,或安装电扇、排风扇等设施,做好夜间服务,还客户一丝清凉。

读者建言

治理“居改非”应长远安排

本报上周五刊登“解放热线·夏令行动”报道老城区“居改非”问题后,不少读者来电建言。

静安区尤女士:杜绝“居改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有关部门应该有长远的安排。比如一个个里弄、一幢幢楼逐步处理;制定法规,有效追究“居改非”责任;完善惩罚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宣传工作,让人们不再跟风。长期坚持下去,这样的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治理。

来电选登

地铁站外无证饭店脏乱差

吴女士反映:曹杨路凯旋北路路口附近的轨交沿线下,有许多小饭店。这些店面不仅无证经营,而且不讲卫生,任人随地大小便,导致周围环境一塌糊涂,居民苦不堪言。自去年以来,居民向多方反映均得不到解决。

居改非频繁装修扰居民

王先生反映:在延长路265弄(靠近共和新路)的一排一楼住宅,近几年来被改作商铺,不仅破坏了房

相关文章 led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