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岗不同薪企业歧视女工 六成女性深感求职难
来源:水母网 作者:--- 时间:2012-03-09 00:00
俗话说“女性能撑半边天”,但在求职中,“半边天”是否还依然挺立?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市人力资源市场和芝罘区人才市场的多场招聘会,对女性求职者进 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女性求职者大多遭遇“瓶颈”,而“性价比”太低成为主因。 同一职位男性工资2000元,女性1800元 “现在的用人单位到底怎么了,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啊。”昨天上午,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女性就业专场招聘会上,烟台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徐婷面对手中投不出的简历无奈的感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各企业虽然放宽了对求职者的性别要求,但对女性的“隐性歧视”依然存在。刘玲今年26岁,毕业于某中专会计专业,她应聘的企业虽然对求职者的性别不做约束,但两者的待遇却有所差别。“同样的职位,男性去应聘每月工资2000元,而女性只有1800元,这是对我们的变相歧视。”刘玲这样说。 企业:女员工的“性价比”低 为何女性求职者会遭遇“瓶颈”?在调查采访中,许多企业说出了他们的顾虑:女性求职者承受能力弱,独立性较差,而且一旦结婚生子,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用人成本,她们的“性价比”要远远低于男性求职者。 烟台某酒店人事部门负责人王世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名未婚女性员工会面临结婚、怀孕、生育等问题,不仅在休假期间给予其正常的工资待遇,而且还必须聘请临时工作人员暂时顶替,这会使公司增加人力成本。所以很多企业更愿意要男性员工。 “找员工就像挑商品,大家都愿意找‘性价比’高的,而女性员工的‘性价比’远不及男性。”王世光说。 求职者:六成女性深感求职难 在对女性求职者的调查中,有六成女性求职者倍感压力。除了在求职过程中受到歧视外,薪资待遇低、发展潜力小等都成为困扰女求职者的原因。 在年龄方面,25至30岁和35岁以上的女性感到更大的压力。某外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冯女士分析,25至30岁的女性处在婚育年龄,会给企业带来较多的人力成本;而35岁以上或40岁以上的女性面临着照顾家庭和孩子,而且精力和体力开始快速下降,这也是她们无法被雇佣的原因。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位45岁的大姐来到一食品公司展位应聘生产工人的职位,但被工作人员婉拒了。“我们要的生产工人是40岁以下的,年纪太大无法从事这样强度的劳动。”招聘方负责人侯美说。 专家:提高实力、展现优势是法宝 针对女性求职者遭遇“瓶颈”,市人力资源市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女性求职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能被所谓的“歧视”打昏了头脑,应该积极地去分析和应对,企业更喜欢那些有自信的人。 某物业公司人事部门负责人沈小姐建议,女性求职者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将其展现出来,增加求职成功的几率。另外,女性求职者还必须提高自身的实力。“企业要的不是性别,而是人才。”沈小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