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不难 涨工资不易
来源:上海商报 作者:--- 时间:2012-02-08 00:00
“找工作有什么条件,请您留步谈谈!”“你们公司待遇怎样,待遇好我才谈……” 春节之后,上海已举办的20场大型用人招聘会上,绝大多数在场内设摊的企业,几乎都雇佣专门人员与求职者套近乎,试图在摊位过道先行“截人”。这情形与国道沿线的饭店雇佣“暴露小姐”勾引过往司机“可作一比”。设摊招人的上海雍丰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称“这已司空见惯”。 可不是,堂堂大上海,虽说用工荒也闹了好些年,但对求职者“迁就”到“请您留步谈谈”,足以说明劳动用工市场“卖方板块”不但已经成型,而且其坚固程度大大出乎用工企业、政府部门及市场观察人士的预料。 上周末,本市10多场大型普工招聘会同时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光大会展中心、浦东人才市场、上海人才大厦举行。然而,招聘会场场皆以岗位等人而非人抢岗位而陷入尴尬冷场。何也,求职者开出的起薪普遍超出了沪上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承受的限度。 上海与周边中小城市“争抢”外来普工,还有一个特有的劣势,那就是上海房租太贵。故而,就算沪企以基础月薪2000元勉强招到人,算上包吃包住费用、年节费用、员工福利和“四险一金”的企业缴纳费用,综合用工成本没有3500至4000元根本就拿不下来。 劳动用工的“卖方市场”一旦形成,招工难就会迅即放大至各地。昨日山东《齐鲁晚报》发了篇记者观察,说该省潍坊市刚刚举办完今年最大的一场用工招聘会,但凡底薪只开2000元以下的企业几乎都沦陷为无人应聘的“重灾区”。 经以上“内外对比”,上海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若再不致力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抑或明显提升产品和服务档次,要通过提高用工待遇来维持生产服务的正常进行,可供内部消化用工成本的空间已经用尽。 国内劳动密集制造业和服务企业,用工待遇长期过低、劳动力供大于求是主因,企业工会形同虚设、政府劳动执法不作为或欠作为也是关键原因。以上海为例,现有最低工资线是1280元(前天市政府工作会议提前承诺4月1日还要再次上调),就算今年上调幅度能达到破纪录的20%(企业能否消化另说),也不过区区1536元。如此,外来务工者怎能不选择“用脚投票”? 找工作不难而涨工资不易,就上海与之“对号入座”,一是上海产业结构已到了非大刀阔斧调整不可的程度,“坛坛罐罐”已到了非作“报废”处理不可的程度;二是概因已着手推进的产业升级非一年两年之功就能见效。 基于以上实情,以今年为转折点,未来若干年间,少则“十二五”时期,上海在增长乏力之外,还将遭遇大面积缺工及用工成本难以承受的双重夹击。 如此情势下,为保全至少说得过去的经济增幅,上海必须投放比以往更多的“维持成本”加以应对,而原本就不宽裕和用于扶持新兴产业的宝贵发展资源“逆向投放”于本该果断淘汰的落后产能,反过来又会再拖产业升级后腿。 今年上海用工市场价格走向肯定继续为各界关注,但媒体尤其是沪媒,切不可再炒作“有个外来中级焊工月薪开价8000元”这样的、被别有用心者精心炮制的“恶作剧”新闻,否则,会有更多求职者在用工报价时脱离实际,此时不但企业会受伤害,而受误导的外来务工者所受伤害将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