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ED照明应用的无闪烁调光实现
来源:电子元件技术网 作者:--- 时间:2012-03-21 00:00
中心议题:探讨LED照明应用的无闪烁调光实现 解决方案: 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而光的波长决定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N结材料决定的。该项技术正日臻成熟,标志之一就是大量LED照明标准和规范的陆续出台。严格的效率要求已存在相当一段时间了,今后仍将不断提高。 LED的亮度是跟LED的发光角度有必然关系的,LED的角度越小它的亮度越高,没有什么超亮不超亮的,那是骗小孩的,如果是质量好的LED不管是哪家LED厂家生产的大家的亮度都差不多的,只是生产工艺不一样,使用寿命略有不同,因为大家用的都是那几家国外的LED芯片。如果是5MM的LED180度角的白光的亮度只有几百MCD,如果是15度角的亮度就要去到一万多两万MCD的亮度了,亮度相差好几十倍了,如果是用于照明用的,在户外最好是用大功率的LED了,亮度就更高了,单个功率有1W,3W,5W,还有的是用多个大功率组合成一个大功率的LED,功率去到几百都有。 功率因数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高功率因数可降低配电网络的损耗。降低电力使用对环境所造成影响的最有效方式是减少浪费,因此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都在进一步严格他们的功率因数规范。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能源之星固态照明能效规范(09/12/07),它规定住宅照明产品的功率因数(PF)应大于0.7,商用照明产品的功率因数(PF)应大于0.9.
采用隔离式设计和非隔离式设计
采用的控制器既能执行功率因数校正
LED灯泡和灯具制造商正在对这些要求做出响应,自然希望他们的产品具有尽可能高的通用性。因此,他们非常需要能兼容各种调光器的LED驱动电路,实现高效率工作并使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LED是由Ⅲ-Ⅳ族化合物,如GaAs(砷化镓)、GaP(磷化镓)、GaAsP(磷砷化镓)等半导体制成的,其核心是PN结。因此它具有一般P-N结的I-N特性,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击穿特性。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具有发光特性。在正向电压下,电子由N区注入P区,空穴由P区注入N区。进入对方区域的少数载流子(少子)一部分与多数载流子(多子)复合而发光。有人称LED光源为长寿灯。它为固体冷光源,环氧树脂封装,灯体内也没有松动的部分,不存在灯丝发光易烧、热沉积、光衰等缺点,在恰当的电流和电压下,使用寿命可达6万到10万小时,比传统光源寿命长10倍以上。
调光控制器
照明控制器以线路调光或次级侧调光的方式进行工作。最简单的线路调光方式是前沿可控硅控制器。这是目前最常用的照明控制方式,但不幸的事,使用可控硅控制器对LED灯进行调光时会产生大量问题。灵活的可编程控制功能可以控制降压限压幅度,开关灯时间任意设定。控制模式有时控,光控,手动控制,上位机远程控制及根据使用地点的经纬度自动控制。软启动,软过渡,软关闭功能,防止过电压及冷启动大电流对灯具的冲击,大幅度减少灯具的损毁率。对钠灯,汞灯等灯具设有可调的全压预热启动时间,灯具能更充分的预热,平稳过渡到正常工作状态。能实现全夜灯及半夜灯控制,且有后半夜再降压调流功能,节能效果更加理想。完善的再起动功能,当负载故障,外部供电故障结束后,能自动重新点燃灯具。控制方式有时控,光控,手动控制,上位机远程控制及根据使用地点的经纬度自动控制(选件)。三相开关灯时间及输出电压可独立调节,可接不平衡及不同类型的负载。可编程的检修模式,便于照明系统检修,维护和灯具更换。预留一组受时钟控制的常开接点以实现特殊控制。接点容量为7A/250VAC.
可控硅控制器在白炽灯中的表现无可挑剔,但在LED灯中会产生各种负面效应,其中包括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