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触控技术电容+电磁体验最佳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花茶 时间:2013-01-23 14:01
所谓双触控技术,意味着触摸与手写的实现。目前有多种实现方案,例如汉王的电磁双触控技术、电磁加红外、压力感应式、电容式以及电容加电磁等。各种方案的技术指标与体验不尽相同,受访者普遍认为无论从触摸灵敏度还是手写精度而言,电容加电磁的双触控技术能获得相对更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采用电磁双触控技术方案的典型产品,例如汉王电纸书e920,具有电磁手写功能,电磁笔精度能达到小于0.1mm,同时能在电磁屏上实现两点触控。这种技术采用在电磁天线中增加一些新天线来解决手指或其它物体的点击和滑动,生产工艺上只需将整套感应板贴付在显示器的背面。业界资深人士张磊表示,电磁双触控技术的应用还不太广泛,除电纸书外尚未见到更多的产品,不过单就此项技术而言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在电纸书身上还有另一种双触控技术得以实现,即电磁加红外技术。以亚马逊kindle touch为代表,搭载主流6英寸E-ink电子墨水屏,整机机身并没有设置实体按键,而是采用全红外线触控设计。在张磊看来,E-ink屏的电子阅读器,如果触控的频次不多的话,红外的技术就足够。
对此,有人认为,在电磁屏上加红外技术尽管可以实现,但也存在较大的技术整合难度。不仅增加了机身的厚度以及成本,而且红外方案在大尺寸上的应用会更合适。“中小尺寸屏一般会采取红外矩阵的结构,会有几毫米厚的红外感应与发射层,需要在四周加装感应芯片,实际上它的成本未必能降低。红外矩阵型一般用在中等尺寸如14至20寸屏。10寸以下用电容屏比较多。17-20寸以上采用红外光学较多。这是出于实现难易度以及成本等方面的考虑。”
在压感式屏幕上实现手写,包括电阻屏和压电屏两种。张磊认为,压感式屏灵敏度不高,不太适合“水果忍者”这样的游戏,做为双触控的效果并不太好。对于电阻屏,受访业内人士分析说,电阻屏实际上是机械的压感,任何硬物压击电阻屏时在局部区域会形成断路。电阻屏最大的问题是触摸体验不好,必须用力。如果用手指用力,精度与灵敏性不行。用笔用力,精度达不到。如果用电阻屏来写字,会显示得比较粗燥。总之并不适合书写。电阻屏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保留在工控领域。这一领域对书写的要求不多,只需实现触击或者选择这样简单的功能。
由于苹果公司采用电容屏的电子产品获得巨大市场成功,电容屏的灵敏体验备受青睐。电容屏成为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标配。不过电容触控技术也并不适合手写,它通过电场来感应位置,精度在2-5毫米左右,很难写出精细的字体。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电容加电磁双触控技术兼具手指灵敏触控和手写笔触控精确的优势,无疑用户体验比上述方案更优越。目前市场上三星推出的Galaxy Note兼具电容屏以及智能手写笔,获得较好的口碑;而国内企业的一款平板电脑也采用电容加电磁双触控技术。不过,同为电容加电磁方案,两者并不相同。
Galaxy Note采用了电容加电磁诱导的方式,其配备的手写笔即S-PEN智能笔,采用了电磁感应技术使得能在电容屏上输入,同时采用了Wacom 公司的数字系统达到了精确地压力敏感输入。而早在2011年,HTC推出的7寸平板HTC Flyer也采用了电磁诱导式的方案用于触控笔。
国内企业的一款平板电脑则采用了电容屏加电磁屏的双触控方案。据了解,它配备的电磁笔精度在1毫米以内,还有一款精度更高的笔只有0.1毫米。电磁笔可以实现1024级压感,这是现有技术能达到的最高值。依据用力深浅的不同,笔的粗细在具有压感插件的软件上都可以识别,如OFFICE ONE NOTE。此外,这支笔点击一次打开电源,每隔五分钟或二十分钟可以自动节能。总之,电容加电磁双触控代表了目前显示与输入效果最好的方案,将灵敏感应与精准输入完美结合。
上一篇:管理者如何打造团队文化
下一篇:“核战”是怪圈 理性才能赢
- •日厂电子零件出货额创2016年以来最大减幅!电容狂减2成2019-12-31
- •电容隔离如何解决交流电机驱动中的关键挑战2019-10-18
- •电磁屏蔽材料:受益下游FPC增长与5G时代电磁屏蔽需求提升2019-05-10
- •IDD5032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电路图2019-01-23
- •JX07A-4型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接线方法电路图2019-01-23
- •美的电磁炉电路图2019-01-23
- •美的kd 21b-a电磁炉电路图2019-01-23
-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图2019-01-23
- •电容电压转换器2019-01-23
- •中国年耗数以万亿计电容电阻,高端产品均来自日本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