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开发基因硬盘 1克DNA容量相当300万CD
来源:电子工程世界 作者:—— 时间:2013-01-25 11:20
英国研究人员用人工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存储文本文档、图片和声音文件等数据,随后完整读取。
新介质仿碱基
位于欣克斯顿的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研究小组利用DNA存储数据的关键是DNA碱基。DNA这种双螺旋结构上有4个化学基团,即核碱基,它们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组成遗传信息,指导生物体生长发育。
研究人员开发的DNA数字存储系统同样利用这4个碱基“字母”,开发定制代码,完全区别于生物体所用“语言”。当复制一份计算机文件时,DNA数字存储系统首先把硬盘信息中的二进制数翻译成定制代码,然后借助标准DNA合成机器制造出相应的碱基序列。这一序列并非一个长分子,而是多个重复片段,每一个片段携带一些索引细节,明确各自在整体序列中所处位置。
这样的系统虽然显得冗余,优点是即便某些片段遭损毁,数据不会丢失。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用来读取生物体DNA的标准设备可以读取信息,当即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大容量保存久
研究人员在由《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中写道,DNA作为数字存储媒介的显著优点之一是容量大。英国广播公司23日援引研究小组成员尼克·戈德曼的话报道,DNA分子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密集存储介质,1克DNA能够存储大约2拍字节,相当于大约300万张CD。
论文称,用DNA存储数据保存时间可能长达数千年。与硬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不同的是,DNA不需要经常维护。就读取方式而言,DNA存储不涉及兼容问题。
研究人员认为,一些不常用却需要保存的信息,譬如政府文件、历史档案等,尤其适合用DNA存储。不过,他们坦承,鉴于实验室合成DNA分子的成本,现阶段用它来存储信息“惊人地昂贵”,但随着技术发展,“基因硬盘”有望进入寻常百姓家。
10大关键词解读2012-2013年度电子行业发展趋势;新生代OGS迅速串红触控市场挑大梁迎来“中大尺寸”考验期。《华强电子》杂志2013年1-2月合刊抢鲜看!更多精彩请免费订阅http://2011.hqew.com/topic/hqewelec/index.html
上一篇:谷歌获翻盖显示屏智能手表新专利
下一篇:高通再战千元智能机
-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全新高分辨率dToF传感器 开启精准识别新纪元2025-09-11
- •Wolfspeed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组合开启大规模商用,推动行业实现规模化量产2025-09-11
- •Melexis“Distance-to-Spot”视觉工作室简化远红外温度传感器的选型流程2025-09-11
-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两款基于英诺赛科产品的48V四相2kW降压电源方案2025-09-11
- •艾迈斯欧司朗亮相CIOE 2025,重磅发布多款光与传感新品及创新应用2025-09-11
- •兆易创新亮相CIOE光博会,以多元产品线赋能光通信未来2025-09-11
- •安森美将在PCIM Asia 2025展示汽车、工业与AI数据中心前沿电源创新技术2025-09-10
- •搭载罗姆SiC MOSFET的舍弗勒逆变砖开始量产2025-09-10
- •Vishay推出具有低直流偏压特性和低介质损耗因子(DF)的一类瓷介径向引线高压直插瓷片电容2025-09-10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以芯驰科技产品为核心的车身控制器开发板方案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