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微芯片原材料消费剧增 追平台湾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3-04-16 11:20

        据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微芯片厂商所消费的原材料总价值首次下滑,降低到了471.1亿美元,降幅为2%。历年来稍显落后的中国大陆的微芯片产业2012年在原材料的消费上创下了史上最大百分比的增长,其绝对增长值与中国台湾市场旗鼓相当。据了解,除了中国大陆以外,中国台湾是去年唯一实现了增长的地区。 
  对比过去五年的年报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现在已经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微芯片原材料消费国。这与2008年相比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当时中国消费的硅锭及其他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原材料总价值仅为35.7亿美元,而北美为49.9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市场上生产微芯片(这是一种高投资、高科技、成品类型的制造业务,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能)的厂商的数量和生产力都取得了增长,而北美市场上则有所下降。 
  在中国市场上,微芯片的消费量正在经历爆炸式的增长;而且,越来越多的芯片都是在本地市场上采购的。  
  2012年,中国在全球集成电路(也就是微芯片)消费市场上所占比重为33%,而美国则仅为13.5%。当时,这些集成电路大部分都会集成到成品产品中去,并最终被出口到国外,例如苹果iPhone智能手机。据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中国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微芯片消费量达到了1375亿美元;与此同时,在中国市场上生产的微芯片总价值则仅为285亿美元,而填补这种差距的则是中芯国际、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和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 
  五年时间足以带来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在2008年,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材料消费国,但这个国家已经陷入产量下滑的困局,尤其是在2011-2012年这一阶段。在这个时间段里,日本的半导体材料消费总价值下滑8%,至83.5亿美元;而与此相比,2008年一年中日本的半导体材料消费总价值就达到了将近100亿美元。
  生产微芯片的难度越高,这个行业的整合程度也就越高,这意味着微芯片的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厂商手中。 
  在2012年中,除了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以外,微芯片原材料的消费量在各个地区对相对持平。中国台湾已经在这个行业中占据了领先地位,台积电等代工厂商会为数不清的芯片设计公司——其中包括高通和苹果等移动和电信行业巨头——大量炮制芯片,这些设计公司没有自己的生产设施。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