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管理IC将多领域爆发 解析四大市场趋势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作者:—— 时间:2013-05-02 09:40

    处理器“核战”促进智能电源管理需求

    移动终端多核化也对电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Cortex-A9成为2012年中高端手机芯片标配之后,Cortex-A15架构自然成为2013年高端手机的必备品。受此影响,基于Cortex-A15处理器的电池供电应用也开始被大量推出。

     日前德州仪器(TI)基于Cortex-A9及Cortex-A15处理器的电池供电应用,推出业界首款单芯片前端电源管理单元TPS65090。TI表示,该产品高度集成了1个4A开关PowerPath充电器、3个5A DC-DC降压转换器、7个负载开关、2个常开LDO以及1个10通道模数转换器(ADC)。与采用分立式IC相比,可将板级空间锐减60%。据TI表示,TPS65090可最大限度提高电源效率,与分立式解决方案相比,可将电子产品的电池工作时间延长20%。

    随着移动终端越来越多采用多核处理器,对能耗的要求越来越高,ETA Solutions也为多内核的平台开发出智能电源管理芯片ETA1459,通过智能的调控,使得系统即可以满足满负荷的应用环境,同时又可以通过动态调节输出电压达到节能目的。

    “与以前的DC-DC不同在于,ETA1459可以跟这些内核通信,这样就可以实现智能化,比如看电影完了后,电源芯片就会把电源负载降低,如果要看电影、玩游戏就会把电源调节上来,从而可以实现智能调节。”甘戈表示。

     PMU集成与分立器件仍将长期存在

     除了充电电流增大、“多核化”带来的需求外,集成化是半导体产品发展的一大趋势,电源管理芯片也不例外。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PMU产品。一个PMU可能集成了多个LDO和DC-DC等产品,能够实现多种电源管理管理,是集成化趋势最明显的例子。

     随着移动终端主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设计人员更倾向于选择集成多种功能的主芯片组加上MPU,帮助简化设计。但这并不表示分立器件以后没有发展前途了。

    “很多客户为什么选择PMU?是因为目前很多功能是单颗器件没有的,如果每个分立器件都可以实现这些功能的话,是可以与PMU进行抗衡的。”甘戈认为,集成化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一个PMU往往只能针对某类应用,甚至某个产品,从某个角度来说有些类似ASSP(专用标准产品),其扩展应用性不如分立解决方案,而且分立解决方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电源管理芯片,可以达到最高的能效,由于分立和集成各有优势,因此,集成化和分立的解决方案将会一直长期存在。

    此外,PMU的缺点在于它的成本高、灵活度差。对很多客户来说,一旦用一家PMU后,就会跟这家客户绑死,因为没有第二家选择。“其实分立器件并不差,如果厂商能够把成本做得更低,灵活度更高,客户会更愿意选分立器件,因为有Second sources,在议价方面也更有优势。”卫勇认为,这么多年来电源管理AC-DC或AC-DC的拓扑架构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集成这一块很多时候是通过工艺、或者DIE SIZE的增加来完成,这样的单芯片在成本也不一定有优势。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