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展讯正处于我国IC设计业金字塔顶端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3-11-29 09:07
近期,紫光集团相继收购展讯、锐迪科两家芯片厂商,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有关支持自主芯片产业政策,这两大事件又一次挑动了业内人士的神经。国家意志的再次注入,使得他们更加盼望见到中国芯片产业崛起的一天。
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2012年中国前十大芯片设计企业销售额总计226.4亿元人民币,而高通2012年的营收为131.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30亿元);也就是说高通一家公司的总产值就是我国这十家企业的三倍还多。
目前,我国共有约600加芯片设计企业,按照年营收主要可分为五个梯队:10亿美元以上、1亿~10亿美元、5000万~1亿美元、2000万~5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以下。
位于第一梯队仅有海思和展讯两家企业,它们的年营收达到或接近10亿美元,这两家企业在移动处理器、基带芯片等领域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第二梯队包括华大集成、澜起科技、士兰微、格科微电子、联芯科技、中星微电子等不到20家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方面相对完善,且在某个细分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例如,联芯科技专注于TD-SCDMA及TD-LTE的终端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在全球拥有1000余名员工,能为全球各地超过40家终端制造商提供较为稳定的产品方案选择。格科微电子则致力于图像传感器芯片,截至2010年8月,其在全球图像传感器芯片的市场份额达19%。澜起科技、中星微电子分别专注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多媒体芯片。
博通集成、炬力、美新半导体等企业处于第三梯队。“这些企业在某个细分市场有一定业绩表现,但要向上突破有较大难度。”全球权威电子行业咨询公司iSuppli高级分析师顾文军指出,这些企业的产品还未进入主流市场,需要继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四梯队是年营收达到2000万美元的企业基本能实现自负盈亏,比如北京君正、安凯微电子,它们的产品定位于低端,主要依靠低价竞争。
最后一个梯队的企业队伍较为庞大。据中国半导体协会IC设计分会统计,大陆年营收超过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几年将达到124家。据此保守估计,目前国内将近七八成的芯片设计企业的年营收不到2000万美元。
上述的数据表明,我国自主芯片厂商整体的营收能力较低,并且绝大部分以生产低附加值、低价的产品为主。当政府的政策以及资金进入到芯片行业之后,我国的芯片产业资源将进一步整合;相信不久国内将出现几家能打“硬仗”的芯片设计企业!
- •华为业务架构调整,海思升级为一级部门2022-03-30
- •海思最新动作!拥抱半导体设备上升周期 合作方董监高公告前夕宣布增持2021-07-07
- •死抓“利剑”海思!华为“去美化”面面观2021-06-15
- •首个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组织来了!海思等90家企业参与2021-01-29
- •政策持续加码!看移远5G模组如何加速产业落地2020-06-04
- •共建5G生态!移远通信正式成为上海海思5G全球授权合作伙伴2020-05-26
- •华为海思Q1首次跻身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之列2020-05-25
- •寒武纪:受大客户海思半导体采购量减少影响 预计2020年IP授权费收入将下降2020-05-08
- •华为海思首次超过高通 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2020-04-30
- •2020年Q1海思首次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