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开发出业界首创搭载PFC控制功能的高效AC/DC转换器IC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3-12-05 09:18
日本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面向TV和工业设备用电源等100W级别的中功率电子设备,开发出将PFC(功率因数改善)控制器与QR(准谐振)控制器一体化封装的高效AC/DC转换器IC“BM1C001F”。
本产品在PFC控制器上同时搭载ON/OFF设定功能与PFC输出新控制方式,为业界首创※。而且,还实现了轻负载时的效率提升,大幅降低了设备的待机功耗。使用此款IC的电源电路,还可满足国际标准能源之星6.0所规定的水平。不仅如此,通过将两种控制器一体化封装,可减少零部件数量,因此,还有助于进一步实现电源的小型化。
本IC已于2013年9月份开始出售样品(样品价格100日元),于2013年10月份开始投入量产。前期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Hamamatsu Co., Ltd.(日本滨松市),后期工序的生产基地为ROHM Electronics Philippines, Inc.(菲律宾)。
※截至2013年11月29日据ROHM调查
近年来,随着电力供应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为实现设备节能,对于电源的高效化需求也日益高涨。而另一方面,75W以上的电子设备却存在着矛盾问题---为抑制对其他设备造成有害干扰的高次谐波,需要搭载PFC控制器,而搭载PFC控制器却会导致效率下降。
另外,在以大型液晶TV为代表的100W级别的设备中,为减轻设计与评价负担,提高修理的便利性,电源朝着适配器化方向不断发展。但是,传统的搭载QR控制器的AC/DC转换器IC和分别使用PFC电路的电路结构,与电源的进一步节省空间需求趋势相悖,存在着PCB板面积增大的问题。
<特点> 1.业界首家搭载PFC控制器ON/OFF设定功能, 成功提升轻负载时的转换效率并降低待机功耗 ? 监测二次侧的负载功率,针对该功率对PFC控制器进行ON/OFF 控制,尤其有助于提升在无需PFC的负载范围(75W以下)的电 源转换效率。 ? 在100W级别的电源中使用本IC产品时,待机功耗在AC100V时为85mW以下,在AC230V时为190mW以下,满足国际标准能源之星6.0所规定的210mW以下的要求。 2.QR控制器与PFC控制器一体化封装,大大减少零部件数量 通过将PFC控制器与QR控制器一体化封装,可减少通用设计部分的零部件数量。与以往通过外置使用PFC电路的情况相比,成功减少了约20%的零部件数量。 3.利用ROHM独有的PFC输出新控制方式,针对世界各国的AC输入电压均可实现更高效率 世界各国的AC电压的输入范围不同,以往的PFC IC的输出电压是恒定的,因此,在AC100V输入时,存在开关损耗增大的课题。 本产品通过搭载PFC输出新控制方式,可输出适合AC输入电压的电压。例如,在100W级别的电源中,与AC100V、PFC输出固定的情况相比,预计转换效率可提升约1~2%。

<术语解说>
?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控制器
为降低高次谐波电流,电源的功率因数接近1的控制器。在欧洲,已规定必须在75W以上的设备中使用,在日本也已几乎普及。
?QR(Quasi-Resonant)控制器
在需要中功率的设备中,转换效率比PWM控制器更高的控制器。利用谐振现象,还可降低电源噪声。
?高次谐波
针对基波频率,具有整数倍频率的电流或电压。
- •东芝推出带有嵌入式微控制器的SmartMCD系列栅极驱动IC2024-03-28
- •Melexis推出动态RGB-LED应用新型开发方案2024-03-27
- •瑞萨率先在业内推出采用自研CPU内核的通用32位RISC-V MCU2024-03-26
- •东芝推出适用于电机控制的Arm Cortex-M4微控制器2024-03-26
- •艾迈斯欧司朗LED产品搭配二维码(Data Matrix)技术,帮助汽车制造商简化生产流程2024-03-25
- •颠覆性 Cadence Reality 数字孪生平台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中心设计带来变革2024-03-22
- •微容科技贴片电容器抗弯曲解决方案——软端子系列MLCC2024-03-22
- •瑞萨推出全新MCU,支持高分辨率模拟功能与固件在线升级功能, 助力客户系统实现节能目标2024-03-22
- •Vishay推出旋钮电位器,简化工业和音频应用设计并优化成本2024-03-22
- •东芝在其电机控制软件开发套件中新增位置估算控制技术,旨在简化电机磁场定向控制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