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功率因数测量准确吗?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作者:------ 时间:2015-09-15 11:34
功率因数的定义是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用符号cos(φ)表示,其在数值上是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即PF = P / S。
也就是说,在交流系统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决定了功率因数,其数值在物理上的意义是有功功率在总功率中所占的比值。根据功率三角形关系,当电压与电流相位差为零时,有功功率等于视在功率,此时功率因数等于1。
在工程测量中采用PF = P / S的计算方式,在大部份功率因数测量过程中,功率因数的测量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有的时候在一些场合测量结果却比实际值偏小,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举两个例子,介绍功率因数测量偏小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假设被测电压和电流为纯正弦曲线,如图1所示。被测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为零,两波形完全重合,根据功率因数的定义,此时功率因数的测量结果等于1。
图1 相位差为零的纯正弦交流电
但是,当对图1所示的相位差为0的纯正弦交流电中的电压注入2~18次谐波后,波形如图2所示。这里仅是对电压的波形注入了多次谐波,并未改变电压基波与电流之间的相位角,根据功率因数的定义,其测量结果所得功率因为应当等于1,但实际上,对图2波形进行功率因数测量时其结果为0.9543,与真实测量结果相比是偏小的,在现实测量过程中,谐波的频谱含量可能更为丰富,此时测量结果可能远远偏离真实值。
图2 电压含谐波
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在于视在功率S和无功功率Q 的计算方式不同。视在功率S=U*I,当被测信号谐波含量丰富时,这些谐波测量值会包含在U或I的测量值内,由此公式计算出来的视在功率S将偏大,因此导致功率因数计算结果偏小,在这种情况下视在功率的计算方式可以选择S=sqrt(P2 +Q2),此时,无功功率Q的计算也须采用谐波分析方式计算。
对于不具备谐波分析能力的功率测量仪器来说,当被测信号谐波含量丰富时,其对功率因数的测量无法避免地存在误差,ZLG致远电子的PA功率分析仪可由用户自由选择计算方式,type1、type2和type3,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可靠。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会议议程】12月19-21日2022(十四届)传感器与MEMS产业化技术国际研讨会(暨成果展)佛山南海瞻云酒店召开2022-12-16
- •FORESEE XP1000 PCIe SSD开启Gen3后时代发展之路2021-08-02
- •FORESEE工规级SSD应用宽温技术,加速智能工业场景落地2021-07-21
- •基于J750EX测试系统的SRAM VDSR32M32测试技术研究2017-09-05
- •Vishay检查表: 采用安规电容防止过载的12点注意事项2017-07-28
- •汽车系统的USB供电2017-06-08
- •适用于 FPGA、GPU 和 ASIC 系统的电源管理2017-05-11
- •一文读懂SPI串行外设接口2017-04-27
- •TLV3501滞回比较器电路设计2017-04-14
- •ZigBee无线呼叫系统硬件电路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