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取得定向自组装半导体制程突破
来源:集微网 作者:------ 时间:2016-01-04 09:37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与IBM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沟槽(trenching)技术,能被用以透过定向自组装(self-directedassembly)来打造元件。
研究人员表示,金奈米粒子能像是铲雪机那样运作,在磷化铟(indiumphosphide)或其他半导体材料层翻搅而过,形成奈米通道。这种技术可望被用来在所谓的实验室单晶片(lab-on-a-chip)元件上整合雷射、感测器、波导(waveguides)与其他光学零组件,支援疾病诊断、筛选实验性材料与药物、DNA检验等等。
金粒子的通道挖掘能力是偶然被发现的,在一个因为污染物而失败的奈米线(nanowires)形成实验中;NIST化学研究员BabakNikoobakht表示:“一开始我们非常失望,”但是研究团队无心插柳,发现污染物是水。该实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影像显示,结合水汽的金奈米粒子导致了长长直直的奈米通道。
在磷化铟半导体的表面上形成的表面定向奈米通道电子显微镜影像;那些奈米通道是利用金催化汽态-液态-固态蚀刻制程所形成,而其位置则是由沉积的金图形(pattern)所定义。
研究人员取得定向自组装半导体制程突破
研究团队接下来梳理出实现该蚀刻制程所需的化学机制与必要条件,选择性地在半导体表面涂布金并将之加热;一旦加热完成,底层的磷化铟就会融入金奈米粒子,形成金合金。他们接下来将加热的水蒸汽导入系统,发现当水蒸汽温度达到摄氏440度以上时,会形成长长的V型奈米通道;那些通道下方的直线路径,是由结晶半导体内的规律重复晶格所支配。
研究人员也能将上述技术应用于磷化镓(galliumphosphide)与砷化铟(indiumarsenide),这两种半导体材料也是属于三五族;这类化合物半导体被用以制作LED,或是支援通讯、高速电子等应用。Nikoobakht表示,他相信这种蚀刻制程经过调整之后,能被用以在矽等材料上制作通道图案。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上一篇:小米自主手机处理器确认,即将发布
下一篇:i7捎单有影 台积电营运逐季旺
- •定档4月11日!“2025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大会”报名启动!2025-02-17
- •最新半导体关键终端市场销售情况及产业分析 | 2025.012025-02-13
- •【ICDIA参会指南】首个IC应用展,Show出中国芯力量!2024-09-24
- •创新·互联·芯生态 | 2024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大会暨颁奖盛典圆满举办2024-04-13
- •长达三公里!摩尔斯微电子演示全球最远距离 Wi-Fi HaLow 解决方案2024-03-19
- •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长20%,存储芯片市场将大涨52.5%!2024-03-11
- •突发!半导体巨头ASML将退出荷兰!2024-03-08
- •42家主要半导体厂商,这些领域业绩将超预期2024-02-27
- •“2024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大会”演讲嘉宾阵容重磅公布2024-02-27
- •韩国与荷兰,加强半导体合作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