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 以前的华强北原来是这样的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 时间:2016-10-24 15:19

华强北

30年前的华强北,还是一片土丘,当时被称作上步工业区。随着深圳特区的设立,一系列电子企业和机关等纷纷入驻,华强北迎来了第一春。当时的中航技、中电两家公司,创造了让人心情澎湃的佳话,中航技作为最早来到深圳的央企,在深圳建造了当时著名的深圳电子大厦,不仅是深圳第一高楼,也是全国第一高楼,而继中电之后的电子科技大厦也以其低造价,快速度的记录成了当时标志性的高楼。

83年的华强北

华强北是由始建于1982年的上步工业区改造而来。当时由于深圳特区成立不久,因此城区面积很小,上步工业区相当于市郊。当时原电子工业部、兵器部、航空局、广东省电子局等单位迅速进驻,成立了一系列的电子工业企业,并建成了爱华、京华、华发等大厦(此处现在已不属于人们通常认为的华强北)。这时,还没有华强北的概念,此处以电子工业生产为主。

1986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和电子工业部以省市所属的电子企业和部属电子企业为基础,吸收其他部门所属电子企业参加,组建深圳电子集团公司,1988年1月深圳电子集团公司正式更名为赛格电子集团,1988年3月28日成立了赛格电子配套市场,当时由来自深圳本地和内地的160多家厂商以及10家港商,以自营自销、联营代销的方式经营。此时形成了华强北的雏形,上步工业区也从一个工厂区变成了一个国内举足轻重的电子元器件交易市场。

此后,电子产品一直较为畅销。1995年4月深圳国际电子城专业市场正式开业。1997年万商电器城、大百汇商业城开业。1998年与赛格大厦隔华强北路相望的华强电子市场开业。华强北逐步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电子产品的生产及批发零售中心。与此同时,深圳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并且上步工业区由于深圳的迅速发展,这片地区慢慢成了市中心而地价大涨,使得不少工业企业纷纷外迁。

由于电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及第二产业的退出,电子市场对周边相关配套行业需求越来越强烈。华强北的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以酒店及商场为代表的服务业入驻,兼有向商贸、办公、银行、证券、房地产、餐饮及其他行业,华强北变成以商业、办公为主导、兼有部分居住的综合区。1994年,万佳百货入驻华强北,标志着华强北真正衍变成了城市商圈。


1998年开始,深圳市和福田区政府共同投资4500万元人民币对华强北商业区进行了首期改造,12个改造项目于1999年10月全面竣工。此外,由商家进行改造、装修等产生的投资总额达4亿元人民币。2004年底,深圳地铁一号线开通,设有华强路站,出口就在华强北,更加速了租金上涨速度,而且人流越来越密集,因此产生了诸如区内交通拥堵和停车位等一系列问题,人们对第二期改造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了解更多动态请登录以下网址:

专题PC端 http://www.hqew.com/act/Unbundling/UnbundlingList/

移动端 http://www.hqew.com/act/Unbundling/UnbundlingListMobile/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