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半导体厂商排名变化带来的启示
TOP20公司2006年的业务组成
从公司业务来看,比较同一个公司在不同时段的业务变化,也可以了解到这个时段市场的走势。像TSMC、Hynix、Qimonda、Micron、Qualcomm这些公司就不需要比较,毕竟那么多年来他们的主营业务都没改变。
Intel当时的主要营收是微处理器,另外的营收则来自于主板、芯片组和其他业务。而当年Intel唯一亏损的业务来源于闪存部门,其Flash Memory业务则带来了5.55亿美元的亏损;
三星方面,半导体业务的营收同样是主要来源于memory,另外system LSI和硬盘驱动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业务支撑。
而排名第三的TI在2006年总体营收增长了17%。其中模拟业务占总体营收的40%,DSP业务也占了40%。当中3G设备的爆发性增长让他们这部分业务增长了50%,另外还有DLP、RISC微处理器和MCU带来贡献。如果按业务范围划分,TI 2006年的营收来自通信、计算、消费电子、工业和汽车,其占领的份额分别为50%、25%、10%、10%和5%。
在ST方面,营收主要来源于应用特别产品部门(ASG),其次是来自包括电源、模拟产品在内的MPA部门,另外存储产品部门也带来不少的营收。如果以业务划分: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和其他占领的份额分别为38%、17%、16%、15%、14%。
Toshiba方面,半导体方面的营收主要来自三大主营业务,存储、分析器件和System LSI。当中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NAND Flash业务;
摩托罗拉原半导体事业部Freescale在当年营收主要来自于四个部门:无线、网络、汽车、消费和工业,所占的份额分别为34%、23%、30%和13%。
独立于飞利浦半导体的NXP在2006营收也同比增长了4%,按照业务部分划分,移动和个人、家庭、汽车和ID、多市场半导体,IC制造、其他所占的份额分别为34%、21%、15%、26%、3%、1%。
至于NEC,在2006年,营收40%来自用户SoC平台,25%来自于MCU平台,剩下的35%则来自于包括显示器驱动、模拟IC、分立器件和混合物半导体设备在内的器件部门。按应用划分,基本上每个业务部门的数据都那么均匀。
NEC营收(按应用划分)
德国的英飞凌当年主要营收来自于汽车和工业、通信解决方案市场,前者占总营收的65%,后者的份额为32%,提供了包括MCU、传感器、功率器件和ASIC在内的产品线。
蓝色巨人IBM当年有一个系统技术部门,提供半导体相关的解决方案。而富士通和松下由于业务较为复杂,所以我没有继续分析。
2016年半导体产业现状及变化
到了2016年,全球半导体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前二十的厂商中,美国厂商有了八家,日本厂商只剩下三个独苗,当中的瑞萨电子还是曾经双双排名前二十的NEC和瑞萨科技合并的新公司,至于富士通与松下,已经跌出了榜单。另外还要提一下排在当年排在23名的日本厂商尔必达已经被美光收购,这也是日本半导体这些年发展的缩影。
台湾厂商除了台积电外,则多了MTK和UMC;南韩这两个厂商依然没变,就连排名也没怎么变化。
从榜单上看。Intel和三星依然把持第一的位置,TSMC则跃升到第三的位置,而Qualcomm从当年的17飙升到了第四。被Avago蛇吞象并购而成的新博通则排到了第五。需要说明一下,就算在没有被Avago并购成新博通,Broadcomm在2014年也是全球第九大半导体供应商,而Avago也是当年的地17。
当年排在25的Nvidia则跃居16;攀升最快的是安森美半导体,从2006年的世界排名43跃升到2016年的18,这与他们收购了Fairchild不无关系;NXP在并购Freescale之后,也爬到了第十的位置。另外还多了个从AMD剥离出来的Fab玩家GlobalFoundries;IBM则因为业务调整,将大部分半导体业务卖光。另外Qimonda竟然破产了。
从这个榜单我们可以看出,MTK的入围完全得益于手机发展红利。但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在竞争对手发力,市场没有像以往那样高速增长了,MTK就开始有了明显下滑。
另外分析一下跃升最快的Onsemi。在2006年,他们的营收主要来自消费电子、计算、汽车电子、工业、网络和无线几大部门。
Onsemi 2006年的营收份额
而到了2016年,公司的业务分为汽车、计算、消费。通信和工业等部门,当中以汽车部门的营收占比最高,之后就来到了工业、然后是消费,最后是计算。从产品线来看,2016年,他们的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是营收最高的,然后是模拟解决方案,最后是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
Nvidia则抓住了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热潮,走上了现在的位置。
至于苹果,则是一个凭借自己开拓新产业革命,带动自己的半导体芯片业务增长,这个没有普遍的参考性。
- •艾迈斯欧司朗先进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助推动物健康管理2025-07-18
- •东芝推出输出耐压1800V的车载光继电器 -适用于800V车载电池系统-2025-07-18
- •打通边缘智能之路:面向嵌入式设备的开源AutoML正式发布——加速边缘AI创新2025-07-17
- •Cadence率先推出业内首款LPDDR6/5X 14.4Gbps内存 IP,为新一代AI基础架构助力2025-07-16
-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基于Qualcomm和Thundercomm产品的AI电子围栏方案2025-07-16
- •艾迈斯欧司朗荣膺OPPO 2025年度“最佳交付奖”2025-07-16
- •Vishay推出PLCC-6封装RGB LED通过独立控制红色、绿色和蓝色芯片实现宽色域2025-07-16
- •罗姆与猎芯网签署正式代理销售协议2025-07-15
- •安谋科技CEO陈锋:立足全球标准与本土创新,赋能AI计算“芯”时代2025-07-11
- •Arm 技术助力《国家地理》探险家绘制地球海洋图景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