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实名制后时代:根除黑飞无法一蹴而就

来源:AOPA官网 作者: 时间:2017-05-18 09:24

无人机 实名制 黑飞

  2017年5月16日,民航局正式表态,针对此前全国多地机场发生的无人机干扰民航航班正常飞行的情况,将于5月18日发布民用机场保护范围数据,并于6月1日起对重量250克(含250g)以上的无人机实施登记注册。

  实名登记应赞许根制黑飞尚不足此前无人机实名登记的缺位,是无人机“黑飞”频发和难以有效监管的原因之一。6月1日起对质量250克(含250g)以上的无人机实施登记注册,加强了对无人机的监管,同时加大了无人机使用者的义务,有利于提高无人机使用者的责任心,敦促其自觉合法飞行,对无人机违法违规飞行活动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同时,实名制的实施,也为发生无人机“黑飞”事件后公安机关、主管部门的侦查取证工作提供助力,为事后惩处提供便利条件。启动无人机实名登记新举措,是无人机监管工作的进步,标志着我国对无人机的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值得赞许。但是,无人机的监管不能仅靠实名制单兵作战,根本遏制无人机“黑飞”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还要明确研发和生产企业的责任,规范市场采购活动,落实监管部门的职责,完善行业立法,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律素养等,无人机的有效监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法律规制待完善监管职责需落实目前,我国主要以重量、高度和速度为标准来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但无人机技术日新月异,机身可能越来越小,高度可能越来越高,速度可能越来越快,其重量、高度、速度、体积等并不绝对与危险性成正比,以此作为管控标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还有待于出台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定和监管手段。而科学的监管规定需要与上位法相结合,因此无人机立法的完善也是重中之重。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缺乏针对无人机的专项立法,刑法没有对“黑飞”行为作出具体规定,民用航空法也没有对无人机及其飞行活动予以规范,行业规范性文件中也缺乏有效制约,立法滞后于无人机市场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不仅如此,执法部门的确立、执法人员的到位和监控水平的提高也是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法律逐步制定,措施陆续出台,民航、公安、工信等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职权和职责应配套完善,执法人员的培训和处罚标准的统一需同步推进,通过信号识别和限制对全空域内无人机进行管控的科学技术要随之发展。因此,无人机“黑飞”的管理和惩治工作,不是单一作业,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才能够真正实现无人机的有序飞行,保障民航安全。

  7千克以下无人机合法飞行条件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在航路航线、进近(终端)和机场管制地带等民用航空使用空域范围内,如果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机场净空保护区以外;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最大起飞重量小于或等于7千克;在视距内飞行,且天气条件不影响持续可见无人驾驶航空器;在昼间飞行;飞行速度不大于120千米/小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符合适航管理相关要求;驾驶员符合相关资质要求;在进行飞行前驾驶员完成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检查;不得对飞行活动以外的其他方面造成影响,包括地面人员、设施、环境安全和社会治安等;运营人应确保其飞行活动持续符合以上条件,则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飞行活动可不用通过地区管理局评审,否则还需要地区管理局评审。7千克以下无人机在满足《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第五条情况下的飞行活动,还需要符合《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通用航空飞行任务审批与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例如向当地飞行管制部门提出飞行计划申请并得到批准,说明任务性质等。

  无人机驾驶员资质管理初显成效我国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和资质管理工作起步较晚。2014年4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关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授权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AOPA)按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负责在视距内运行的空机重量大于7千克的无人机驾驶员和在隔离空域超视距运行的无人机驾驶员的资质管理。2014年6月,中国AOPA举办了第一期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训练机构审定培训班。此时才迎来无人机驾驶员持证上岗的新时代。根据民航局飞标司发布的《2016年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截至2016年12月31日,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为10255个,较2015年增长近4倍;共158家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具备培训资质,较2015年增长近2倍。可见,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AOPA的无人机驾驶员资质管理工作,对构建无人机行业秩序,厘定发展规则,提高人员素质,加强监管的重要作用已逐步显现。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