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掣肘 中小动力电池企业缺乏筹码
中小电池企业陷“突围战”
今天,动力电池行业又何曾不是在重历20年前空调行业的阵痛,大跃进式发展下,低端产能过剩、关键技术尚未突破、市场化程度低和行业规范的不完善,导致了行业“散、小、弱”的发展格局。
“骗补”事件以来,政府以补贴调整、补贴退坡、审核趋严为契机,加快新能源产业市场化转型,市场气候突变,导致市场竞争格局重新进入洗牌阶段,锂电池企业受到的冲击压力尤为明显。“未来3-5年内,锂离子电池行业三分之二的企业将会被迫退出。”某电池企业负责人说,“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将实现适者生存,最后胜出的才是凤凰。”
无论对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一场重大的机遇,但最终胜出者是谁,谁也说不准。毕竟在众多行业内,中小企业“由弱小到强大,再到逐渐掌控大局和主导潮流”的逆袭案例也不在少数。只不过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阻力更大、不确定因素也更多。
产业掣肘缺乏筹码
据统计,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超过150家,在过去的三年里,已经有包括四川、山东、广东、河南等地70余家锂电及相关企业相继破产、倒闭。
进入2017年补贴退坡后,动力电池厂商进入更加艰难的时刻,一方面遭受着来自上下游两端企业的挤压(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下游车企倒逼降价);另一方面补贴退坡后直接导致企业的利润被压缩。
同时政策和市场对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锂电池企业普遍面临“提质降本”的压力,大型锂电池企业应对起来相对从容,凭借规模优势和强烈的采购需求,可以通过与上下游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模式,提前锁定材料价格和稳定供货量来缓解电池成本。
而与此相对,中小型企业应对起来,却显得相当被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小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上非常被动,在锂电池原材料供不应求的市场背景下,中小企业的采购规模缺乏分量,与供货企业的关系不够紧密,导致中小企业在交易谈判中缺乏筹码,不仅需要全款采购且经常面临价格波动,材料厂商可以予取予求,让本已深陷成本压力旋涡的中小企业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其二中小锂电池企业缺乏优质客户,回账周期较长,3万公里的补贴标准发布后,中小企业的回账压力进一步加剧,现金流紧张。对于中小锂电池厂商而言,工人每月工资拖欠不得,物料采购款同样拖欠不得,每月产值数据还算可观,可也仅仅是账上的数据,现金流经常紧张,往往还需要自己补钱。
中小企业创新和盈利能力偏低
其三中小锂电池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盈利能力上缺乏优势,深陷产能低端重复和同质化竞争的泥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在2013年~2015年新能源市场普惠式补贴阶段,不少新能源车企为扩大产量,不惜降低动力电池的质量要求,而一些电池零部件企业为了保障供应,也降低了质量标准,放松了管理,放缓了技术研发的步伐。技术储备的缺乏导致了中小企业在应对当前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压力下捉襟见肘。
面对市场洪流节节败退
目前有各种迹象显示,除了乘用车企业,各大主流客车企业和专用车企业更倾向选择技术水平、综合实力更优质的大中型动力电池企业作为稳定供应商。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在安全性、稳定性尤其是能量密度均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迫于质保八年十万公里的售后要求,整车企业会考量动力电池长远发展和存活周期。
透过这种市场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小企业在市场化大潮中面临着不进则退的淘汰危机。随着这一市场趋势的不断深化,中小企业立足市场支撑点将不断被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市场竞争力弱化,中小企业产品的价格优势不再。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大型锂电池企业包括欣旺达、比亚迪、宁德时代、微宏动力、猛狮科技、国轩高科等发布扩产计划,扩产总计超43GWh。
随着大型锂电池企业产能的释放,规模效应下带来的成本优化,其产品价格与中小企业的产品价格已然差距不大,兼之大型锂电池企业产品性能和质量较高,客户的选择自然不言而喻,竞争力的弱化,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电池行业的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速。
动力电池行业兼并重组趋势加强
其次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2015年出货量前4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54.9%,至2016年这一数据达到了62.1%。从目前市场形势来判断,这一趋势仍将不断深化。
一方面当国内一季度中小型电池企业订单量和出货量普遍开局低迷之时,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大型锂电池企业却开启疯狂接单模式,2017年至今仅沃特玛获得的订单销售就已超过102亿元;另一方面,各大锂电巨头为巩固市场动作频频,与下游企业进行合资、入股、构建产业同盟的戏码不断上演。
其中包括近日宁德时代和上汽的合资、国轩高科和上海电气合作、金沙江创投拟收购日产AESC等皆是如此,随着大型企业对市场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市场集中度提升,中小企业面临着大型企业的围堵和重重壁垒。
最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转型压力迫在眉睫。动力电池产业已经在市场化转型道路上大步迈进,中小企业如果不能清醒过来,顺势而动,仍迟滞于低端价格战泥淖中,必然被市场所淘汰。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随着消费者对电池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政策对电池性能的审核也日趋严苛,产品的价格因素退居次要,产品的质量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中小企业面临向高端产能转型的压力,而转型之路并不平坦,多数企业将在转型过程中被市场所淘汰。
“这是一场停不下来的游戏,”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目前电动汽车的电池产业已经进入快速的良性发展阶段,需要卯足劲儿加码抢占市场份额,否则会死得更惨。”
前路难行逆势而上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战略设想,到2020年时,能量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260Wh/kg。从目前主流市场的电池能量密度来看。普遍处于115wh/kg的范围。与国家的战略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既隐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了所有企业一个公平的发展机遇。
面对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机会,处于市场中后端的中小企业,应当“苦练内功”,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沉下心来搞技术、培养优秀人才、不断优化产品来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但是想要在市场、政策和竞争对手的围堵下脱颖而出,仅做到这些仍远远不够,毕竟这些内部的资源要素大型企业不仅具备,更是在质和量上将中小企业远远甩在身后。
面对这种全面碾压的态势,就需要中小企业管理者拿出管理智慧,为企业的发展增加筹码:
首先必须在发展思路上另辟蹊径,以差异化发展为例,锂电池行业下游领域众多,如果中小动力电池企业能抓住其中某一个细分市场,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深耕其中,亦能走出一条很好的发展之路。
目前,在一些细分领域的开发上,业内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先例,例如微宏动力的钛酸锂+重庆公交系统模式,针对重庆多山的地理特征,结合钛酸锂电池性能,同时对动力电池进行适当改性以适应当地的应用场景。目前重庆地区搭载微宏动力钛酸锂电池的电动公交,车和电池的表现都非常不错。除此以外,还有铅炭电池+储能模式、无人机+氢燃料电池模式都在市场中大获成功。
钛酸锂电池前景被看好
其次也可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以资本市场为例,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平台就是“新三板”,2017年以来,新三板锂电企业的融资能力不容小觑。近一年以来就有赛骄阳、慧通天下、宏景电子、力佳科技、厚能股份实现挂牌和增募资本。
在资本的助推下,中小企业可以对外通过合作、收购来进行产业链布局梯,引进优秀技术和管理;对内内网罗高端人才、提高研发能力,引进先进设备,实现企业短期内的跨越式发展。
当然,发展路径不一而足,更需要每一个企业经营者结合自家公司的实际和特性,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经营企业更应该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而不是一场百米赛跑,中小企业经营者更应甩掉急功近利心态,站在市场规律、社会责任和尊重员工的高度,从战略上考虑发展的全局和公司的长远生存之道。
- •安森美将收购碳化硅 JFET 技术,以增强其针对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电源产品组合2024-12-10
- •安森美将为大众汽车集团的下一代电动汽车提供电源技术2024-07-23
- •安森美将携创新的智能图像感知产品组合亮相Vision China(上海)20242024-07-01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onsemi、Vishay和Toshiba产品的30W反激式辅助电源方案2024-06-11
- •安森美推出提高数据中心能效的完整电源解决方案2024-06-06
- •东芝推出新一代DTMOSVI高速二极管型功率MOSFET,助力提高电源效率2024-02-22
- •Qorvo QSPICETM 为电源与模拟设计人员电路仿真带来革命性变革2023-07-26
- •东芝推出100V N沟道功率MOSFET,助力实现电源电路小型化2023-06-29
- •东芝推出适用于高效率电源的新款1200V碳化硅MOSFET2020-10-19
- •Power Integrations的氮化镓技术可将高效率显示器电源的输出功率 提高到75W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