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驾驶之路上 Lyft迈出了扳倒Uber的重要一步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席安帝 时间:2017-08-11 10:10

Lyft Uber 自动驾驶

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网约车第二大巨头Lyft宣布成立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部门,并向业内合作伙伴共享其自动驾驶网络与软件系统,以全面开放的战略助力自动驾驶汽车的环境和安全等技术更快地推向市场。编者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提升Lyft在自动驾驶服务领域的市场地位,并有望成为其扳倒巨头Uber的关键一步。

  首先,从目前的市场发展形势来看,Lyft大有超越Uber之势。众所周知,作为美国网约车市场的两大巨头,Uber与Lyft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很多年,但Uber凭借其雄厚的资金以及市场推广实力,在该领域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但近期,随着各种舆论丑闻的曝光以及其“特立独行”的自动驾驶项目受挫,Uber在核心业务及创新项目上都损失惨重,不仅痛失中国及印度两大市场,而且剩余的美国及欧洲的业务也开始疯狂下滑,公司内部大量的自动驾驶人才也相继离职。据市场调研公司YouGov BrandIndex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4月Uber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从半年前的18.4%下降到13.9%,并仍在继续下滑;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Lyft的美国用户比例已上升到9.6%,与8个月前相比几乎翻番,不仅获得了巨头通用5亿美元的巨额投资以及Waymo、捷豹路虎、Nutonomy等公司的全面合作,而且随着此次其核心资源的开放化,未来有望获得更多巨头的合作及资本的青睐,在核心业务乃至自动驾驶汽车服务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而从Lyft自身的业务发展角度来看,开放化的合作方式也是当前形势下的最佳选择。如此既能够避免巨大的行业竞争压力,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巨额的自动驾驶产品开发及应用所耗费的成本开支。如今的自动驾驶产业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阶段,上有通用、福特、德系三强以及特斯拉等专业汽车巨头,下有谷歌、百度、英特尔以及苹果等科技大佬,冒然闯入无疑是玩火自焚。以福特及通用为例,截至目前,福特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已耗费了198亿美元,而通用也消耗了大约166亿美元,自动驾驶技术开发投入数额十分巨大。而对于Lyft这一类在人才储备以及资金链上皆无优势的公司来说,将来之不易的资金投入到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上,无疑要冒很大的风险,所以选择绕开Uber疯狂烧钱的老路,以开放的姿态迎接自动驾驶巨头们的合作实乃明智之举。

  最后,从技术开发商的角度来看。随着Lyft正式开放其核心网络及软件系统等技术,广大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商有望在数据采集、技术测试以及高精度地图构建等多个领域迎来低成本时代。众所周知,路测数据是各大技术开发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若能与拥有巨大服务网络的运营商合作,便能够大幅降低各厂商在路测数据的获取上的高昂成本,这无疑是巨大吸引力;其次,这种合作模式也可极大的节省各厂商在自动驾驶技术测试等方面的成本开支,而且通过规模化的实际应用能够获取更多更可靠的测试数据,为自动驾驶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打牢基础;最后,利用这种大规模众包的数据采集模式,各大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商能够通过Lyft庞大的汽车网络及高效的运营调度系统,获取到数以万计的汽车的大量行驶数据,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构建车载高精度地图,免去了广大图商在构建高精度地图上所耗费的巨大时间与资金成本,并能够获得强大且可靠的自动驾驶能力。

  总之,在编者看来,尽管目前Lyft的估值只有Uber的六分之一,但随着其业务的持续强劲表现以及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商的青睐及合作的促成,跻身为网约车服务领域乃至自动驾驶汽车服务市场的领导者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不过,面对未来更多不可预测的形势变化,Lyft还需要继续稳扎稳打,在不断强化自身的基础服务能力及用户体验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及数据网络的应用及调度能力,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无人驾驶打车服务时代与巨头Uber一决雌雄。(责编:王琼芳)



本文为华强电子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分享到: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