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市场迎来重大考验 看数据公司IDC怎么说
2017年过去了,但很多数据却引人反思。比如国内手机市场,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约为15.7%,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而且,排名前五的中国手机厂商市场份额也有所变化,且出货量增长也参差不齐。
如图中显示,华为继续保持市场领军位置,出货量同比增长约6.5%;OPPO稳居第二,但同比下滑约18.5%;vivo排名第三,出货量同比下滑约13.0%;位居第四的小米,在经历了2017年的快速增长,第四季度实现了同比约57.6%的增长。
在数据出来之前,IDC就已预计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在“双十一”市场促销的影响下,11月的整体市场虽然有所增长,但难以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回顾2017年整年情况,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低于2016年,前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与市场增速差异显著(如下图)。
多重原因导致用户购买欲望下降
回顾2017年,IDC认为造成这样市场现状的主因在于用户购买欲望的下降,而导致下降的原因是多样的。在第四季度的手机新品中,在新技术层面,主要聚焦全面屏与人工智能芯片技术,不少中低端的手机产品也对此有所涉足。然而,目前多数厂商仍关注于硬件技术的升级,不够注重针对使用情境与应用场景,来简化手机应用操控流程,并优化应用交互体验。因此,仅是产品技术的概念升级,难以激发用户购买意愿。在整体换机周期平缓的情况下,品牌厂商更应专注产品交互体验与应用设计的提升,加强软硬件生态的协同升级,提高用户购买意愿。
关于2018,IDC给出的建议
对于2018年国内手机市场,IDC也给出了三条建议,如下:
一、通过品牌价值的强化升级,巩固品牌市场的定位。在过去的一年中,各大品牌厂商均不同程度对其产品品牌定位进行明晰与优化,例如华为清晰定位了高端商务的国产品牌,OPPO明确定位了年轻人的拍照手机,小米则强调创新和高性价比产品。然而,各品牌间营销策略与产品设计的同质化仍然突出,竞相模仿宣传。因此,在市场下滑期,需要进一步强化产品差异化价值,并可更多投资在产品的技术更迭和智能化交互方面,以此来提高品牌价值,巩固市场地位。
二、通过价格卡位的快速调整,帮助品牌应对下滑危机。2017年,中国市场中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与环比均在上升,成为市场销售的主流价格段。但纵观各品牌,价格卡位的竞争布局大相径庭。Apple作为智能手机的领导品牌,稳固占领超高端,但实际其产品在中高端价格段各阶梯均有布局。华为的三个品牌(华为,荣耀,nova),分别面向不同市场维度,有的放矢的求同存异,在品牌与价格卡位的博弈中找到平衡点,提高了市场份额。在2018年的价格卡位战中,面对季度与周期的波动,品牌厂商需及时调整各价格段产品的布局,予以快速应对。
三、通过营销渠道的优化投放,精准锁定目标客户群。2017年品牌厂商的线下营销投放比例增加,但效果不一。这其中,一加品牌精准的锁定科技论坛与科技消费电子渠道平台,精准捕捉目标用户,持续提高产品出货量。华为在各大高端商圈及国际机场,进行广告投放,增强了高端商务的品牌印象,带动旗舰产品的销售。未来厂商需要进一步通过精准的营销渠道投放,尤其注重利用线上线下多元化渠道的不同优势,影响目标客群,寻找新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提升品牌渗透率。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Vishay新款汽车级IHDM电感器即便在恶劣环境下仍保持出色的感值及饱和电流稳定性2025-08-08
- •泰瑞达推出适用于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的新一代内存测试平台Magnum 7H2025-08-08
-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基于Infineon产品的有感油泵FOC控制方案2025-08-08
- •工业充电器拓扑结构选型基础知识:隔离式DC-DC功率级的选择2025-08-08
- •艾迈斯欧司朗推出新款超高能效LED打造高性能照明理想之选2025-08-06
- •安森美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2025-08-05
- •安森美为小米的YU7电动SUV系列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2025-08-05
- •ROHM推出适用于Zone-ECU的高性能智能高边开关!2025-08-05
- •东芝的新款低随机噪声镜头缩小型CCD线性图像传感器,有助于提高A3多功能打印机等设备的图像质量2025-08-05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以onsemi产品为核心的汽车矩阵式大灯方案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