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在人工智能应用中将展示本地处理与实时性优势

来源:华强电子网 作者:包永刚 时间:2018-03-16 09:41

物联网 MCU 人工智能

  MCU的性能不断提升并且兼具低功耗的优势,在人工智能浪潮中MCU将发挥怎样的价值?我们不妨从人工智能目前最热的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两个应用去看。“从使用STM32 开发的语音识别方案看,MCU主要应用于语音的前端,即降低语音采集的噪音和语音识别的静态功耗。MCU使语音识别从睡眠到唤醒速度达到微秒级,同时实现更低静态功耗。另外,降噪处理能为识别提供纯净度更高的声音。不可否认,语音识别的实现大部分还需要通过云端,但通过MCU已经可以做本地化简单的命令和指令的动作,比如音量增大和减小。“意法半导体(ST)MCU市场部区域经理彭祖年说明MCU在语音识中的应用。至于用MCU的性能发开图像识别算法中的应用,他表示目前基于STM32的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已经有合作伙伴开发出了成熟的方案。

意法半导体(ST)MCU市场部区域经理彭祖年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郭志锐同样认为MCU在语音识别中最重要的是做好本地处理和做到实时性,提供数据给云端进行识别,让用户的使用更更简单。他同时指出,MCU的性能已经越来越强,有了400-500MHz性能的产品,可以满足部分人脸识别的需求,比如,0-10个的人脸识别可以本地化,更多数量人脸识别就需要交给云端。而本地化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包括较低的成本、功耗更低以及低功耗带来产品多样化设计。周立功单片机将在语音应用中在节点方面加强,人脸识别利用MCU分担部分本地化功能,提供更多样化的方案。

  不过人工智能不断更新的算法是所有AI芯片都必须面对的挑战,MCU也不例外。彭祖年认为MCU更强的性能能让其接纳更多的算法,也能发挥更多的作用,MCU厂商需要和更多的算法公司合作,共同应对新的挑战。郭志锐认为针对不同的应用和算法需求,结合成本和功耗方面的考虑,厂商可以选择不同的MCU产品,MCU产品的丰富性以及可塑性在这里也能得到体现。

  那么适合人工智能应用的MCU产品有哪些?据了解,意法半导体在2016年发布了性能创纪录的微控制器STM32H7系列,该系列是基于Cortex-M7内核的40nm工艺产品,在片上Flash程序运行400MHz频率,采用以性能为中心的智能架构,内含三个独立的电源域,分别为高性能域、通信接口域和低功耗域。STM32H7提供给开发者更强的大脑,更多的通讯接口和数模外设,同时加入了ST最新的安全单元,可以为IoT产品带来更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更安全的用户体验。

  周立功单片机方面,郭志锐表示:“针对人工智能的具体产品暂时还不方便透露,可以确认的是我们将会用多元化的方式满足客户需求,具体来说将会通过提供模块、方案以及技术储备的方式。提供模块以及方案都比较容易理解,技术储备则是把技术整理好或者做二次开发。在2017深圳国际电子展上我们展出了智能锁和共享篮球的应用,周立功单片机希望让用户看到MCU越来越多的与物联网、人工智能联系在一起。”

  物联网正在快速的发展,MCU作为物联网中关键的器件无论是联网能力、集成度、灵活性、安全性都在进一步提升,当然性价比的提升更是MCU在物联网应用中普及的关键。至于像人工智能的应用,MCU能够发挥本地化、实时化的优势,在人工智能应用中发挥辅助作用,但只有性能的提升才能让其承载更多的算法及智能化应用。(责编:振鹏)



本文为华强电子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资讯排行榜

  • 每日排行
  • 每周排行
  • 每月排行

华强资讯微信号

关注方法:
· 使用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搜索微信号:华强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