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拉抬3D传感器 技术/价格成普及挑战
由于对智能型手机需求的上升以及对电子设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3D传感器的需求跟着水涨船高。 市调机构SBWire调查显示,3D传感器能应用在许多不同的产业,例如消费电子产品、医疗保健、工业机器人、汽车、安全设备与影像监视;预计到了2026年, 3D感测市场将从2016年的12.922亿美元达到25.5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2%。
随着智能型手机的需求不断上升,3D传感器的市场需求也逐渐扩大,其中以消费电子产品占了绝大多数,例如行动通讯设备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利用3D人脸辨识解锁手机,以取代指纹或PIN的功能。
另外,3D人脸辨识功能使身份验证更方便也更安全,因此可能很快就会成为行动支付App和行动身分识别服务(Mobile ID)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至于医疗保健、汽车、航空与国防是采用3D影像的先驱,预计这些领域将是驱动3D传感器市场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工业领域正迅速而广泛地采用3D影像技术。 智能图像传感器和其他工业发展持续开发3D影像在工业应用的能力。 随着对手势探索应用(Gesture Exploration Application)的需求不断成长,3D传感器提升了电子和汽车等巨大精密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从数字导航到手势识别再到建设自动化,3D传感器能为所有不同需求的相机量身订制专属功能。
然而,由于较高的安装成本,3D传感器也面临了挑战。 3D影像系统肯定能比2D系统提供更多信息,但构造也更加复杂。 3D影像的主要难题是校准和某些校准规格的测量,这通常需要比平面校准更多的信息才能达成。 此外,3D影像系统的高成本是另一个障碍,这些系统难以满足对价格敏感的市场。 因此,技术困难和高成本是这些系统普及化的主要障碍。
然而,受到不断扩大的市场和潜在需求的吸引,企业也正藉由策略性并购、收购和与其他产业合作来拓展3D传感器事业版图。 Apple在iPhone X上发布了3D感测设备,并支付了约3.9亿美元给其VCSEL供货商Finisar。 3D传感器市场中著名的公司包括了英飞凌(Infineon)、豪威科技(Omnivision)、Occipital、PMD、微芯片科技(Microchip)、康耐视(Cognex)、英特尔(Intel)、宜福门电子(Ifm )、LMI和德州仪器(TI)。 许多公司正致力于透过策略性收购以及与产业合作扩展旗下业务。
关注电子行业精彩资讯,关注华强资讯官方微信,精华内容抢鲜读,还有机会获赠全年杂志
关注方法:添加好友→搜索“华强微电子”→关注
或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 •Melexis推出性能先进的温度传感器,以红外技术创新实现电磁炉智能温控2025-01-22
- •盘点 CES 2025 上基于 Arm 架构的 AI 创新和技术亮点2025-01-22
- •喜讯!昆山思特威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获评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5-01-22
- •大联大友尚集团推出基于ST产品的11kW双向电池充电器方案2025-01-16
- •思特威全球总部园区项目顺利封顶2025-01-14
-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基于联咏科技产品的智能安防监控方案2025-01-14
- •芯耀辉:从传统IP到IP2.0,AI时代国产IP机遇与挑战齐飞2025-01-14
- •Arm 技术预测:2025 年及未来的技术趋势2025-01-14
- •大联大世平集团推出基于onsemi产品的双通道隔离驱动IC评估板方案2025-01-10
- •Qorvo 推出车规级 UWB SoC 芯片 QPF5100Q,凭借可配置软件推动创新2025-01-09